央视网消息:4月29日,通甬高铁,也就是江苏南通至浙江宁波的高速铁路建设迎来新进展,汾湖隧道“红船号”盾构机顺利完成接收,标志全线首条隧道贯通。
总台央视记者 刘彦霖:这里是江苏苏州的吴江区,我所处的就是今天上午刚刚贯通的通甬高铁汾湖隧道。全长3732米,盾构段2420米,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使用一台14.82米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红船号”来进行掘进,仅用204天就实现了贯通。
通甬高铁新建线路长301公里,途经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设计时速350公里,汾湖隧道是全线首条贯通的隧道,也是全国首条跨省高铁隧道。自2024年8月盾构始发以来,“红船号”盾构机由南向北先后下穿国家水上运动中心、防洪堤、汾湖、G318国道等,经过多个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并涉及河道改移工程。
中铁隧道局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总工程师 花楠:在掘进过程中,通过对盾构机实时动态监控及姿态调整,目前,“红船号”盾构机已经顺利穿越所有风险源,同时在7.26m超浅覆土下实现精准接收,体现了目前我国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超浅覆土条件下管片上浮控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汾湖特有的地质条件,“红船号”进行了深度智能化定制,实现“参数自决策、操作自执行”的智能掘进。同时,配备先进的泥水分离系统,盾构每掘进1米可节约自来水228.4吨,做到“零渗漏、零排放、零污染”。
中铁隧道局首席专家 洪开荣:通甬高铁建成后,从南通到宁波最快仅需1小时;该线路将与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等多条线路相通,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布局,补齐长三角地区南北纵向供给短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