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新品種“同田競秀”種出新希望 科技農業“金種子”夯實豐產基礎
2025-05-19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山東是我國小麥生產第二大省,2025年冬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以上,預計5月底陸續成熟。雖然小麥尚未進入收割期,一些種糧大戶已開始為2025年秋播的小麥種子提前謀劃。

山東省農科院的這片小麥新品種試驗基地裡,正在舉行的是種糧大戶種子觀摩會,這是黃淮海北部麥區小麥新品種推廣的“風向標”。

30多個小麥新品種“同田競秀”,不少來自山東各地及附近省份的種糧大戶們到這裡觀摩,提前挑選自己中意的新品種。

目前,市面上的麥種可以基本分為廣適麥和優質專用麥。廣適麥產量高、抗性強,優質專用麥雖然產量相對較低,但可以對應市場的獨特需求賣出更高的價格。種糧大戶介紹,不管是哪種小麥,品種選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在觀摩會現場,種糧大戶只要看到自己合意的種子,就可以當場登記訂購。種糧大戶王士山在仔細觀摩對比之後,結合2024年的試種經驗當即訂購6600斤。

近年來,瞄準市場對新品種小麥的性能需求,農業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也加快了良種培育的步伐。

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鵬介紹,從品種類型上來講,一個是高產廣適性的品種,還有一類優質強筋型的品種,以及抗旱節水耐鹽品種。再一個就是營養特色品種,比如高葉黃素品種,黑小麥、紫小麥這一類。

在山東,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7%。目前,山東全省作物良種普及率已達到98%。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

當前,正值夏糧收穫時節,各地多措並舉搶抓農時、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四川遂寧:小麥陸續開鐮收割

眼下,四川省930多萬畝冬小麥陸續成熟。走進四川遂寧射洪市涪西鎮迴龍村,一台台收割機在農田裡列隊作業。在智能農機的協助下,農戶們可以一次性完成小麥收割、滅茬、脫粒等工作,夏收的工作效率提升40%。陝西延安:科技助力南泥灣水稻智能種植

與此同時,位於黃土高原上的南泥灣迎來水稻插秧季。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插秧機首次駛入南泥灣。

與傳統插秧機相比,無人設備不僅實現“厘米級”株距控制,更將原本需要4到5人配合完成的插秧工作,減少到1人。 2025年,南泥灣水稻種植過程中還實現了無人機施肥等作業,全方位提升種植效率。湖北大悟:荒山變良田 種出新希望

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芳畈鎮的300畝礦山復墾田裡,收割機正在快速收割、脫粒、秸稈粉碎。據了解,這塊連片的麥田是由廢棄礦區改造而成,通過將礦區的廢料無害化處理後分層回填,使原先裸露的礦坑蛻變為百畝沃土。

如今,連片麥田初見成效,既實現生態效益,也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綠色農業。 2025年以來,大悟縣加大廢棄礦區和荒坡荒地的複耕復種力度。同時,加強政策扶持,對複耕復種撂荒耕地進行補貼、補助。截至目前,全縣已有1.6萬畝撂荒地變身“希望田”。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