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障居民安居樂業作為頭等大事”(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2025-04-28

時時放心不下的,始終是人民。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到遼寧考察,深入城市社區、農村農家,一句句話語溫暖而有力:

“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區建設結合起來,一切著眼於便民、利民、安民,特別要更好地關心呵護‘一老一小’。”

“你們的希望也就是我們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幸福生活過得更好。”

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一直是中國老百姓樸素的追求和願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定為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保障居民安居樂業作為頭等大事,逐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兜牢民生底線,讓人民群眾不斷有新的獲得感。”

民以居為安。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山村探巷陌,聆聽最基層的聲音,躬身踐行“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莊嚴承諾。

在四川大涼山,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易地扶貧搬遷的新居,察看住房功能佈局,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在北京草廠四條胡同,總書記聽取老城保護等情況介紹,強調“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在湖北武漢,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髒亂差的棚戶區。”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遭受洪澇災害的黑龍江哈爾濱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叮囑當地負責同志:“東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凍!”“要保證受災群眾入冬前能入住。”今年1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綏中縣明水滿族鄉祝家溝村了解災後恢復重建進展時,叮囑當地干部務必安排好群眾生產生活,確保溫暖過冬。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和部署下,一組組數字見證著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轉變。

2024年,我國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23.9萬戶,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計172萬套(間);今年底,我國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安其居,樂其業。 “房子好了沒收入,也是住不下去的”,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千家萬戶的生活,千方百計為百姓增收,讓勤者有其業,勞者有其得。

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是廈門最偏遠、海拔最高的村子,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誌曾兩次到這裡訪貧問苦。如今的軍營村和白交祠村,經濟作物種植與鄉村旅遊已成為支柱產業,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

從有所居,到穩得住,再到能致富,這是一條安居樂業的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總書記讚揚“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勉勵高校畢業生“只要有志向就會有事業,只要有本事就會有舞台”,鼓勵職業教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今天,說起安居樂業,人民群眾期待的是更加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更加豐富的公共服務供給。

2023年11月,正在上海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外來人口占比高的閔行區,看一看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外來務工人員來上海作貢獻,同樣是城市的主人。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社區食堂、便民菜場、“小院議事廳”,近些年,一項項社區服務的推出、一項項精細化管理舉措的出台,暖人心、安民心。

“家家戶戶幸福生活、老老少少開心快樂,就是人間美景。”新時代新征程,我們一起努力,這美景會越來越靚麗。

【新春走基層】在春運變遷中感受“流動中國”活力

2025-04-28

全國各級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基本建成

2025-04-28

2025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

2025-04-28

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正酣 建設者們堅守一線築夢“別樣春節”

2025-04-28

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正酣 建設者們堅守一線築夢“別樣春節”

2025-04-28

未來十天冷空氣活動頻繁 假期出行注意防寒保暖

2025-04-28

120名火炬手參加、傳遞路線公佈 亞冬會火炬傳遞活動來了~

2025-04-28

2025年,如何進一步鼓起農民“錢袋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