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一年間 | 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激發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央視網2025-05-02

央視網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即將召開。一年來,代表和委員們訪民意、聽民聲、匯民智,積極履職調研。

孫東明是一位科技創新的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他長期奮戰在科技創新一線,關注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最新進展。經過廣泛的走訪調研,孫東明準備將自己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准入機制”等方面的建議,帶到2025年的全國兩會上。孫東明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他帶領團隊在半導體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過去一年中,孫東明進行了十多次調研活動,走訪了20多家中小型民營企業。最近,他再次來到一家位於遼寧瀋陽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進行調研,這家從事精細化工的企業有6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科研人員,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型企業。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表示,全國兩會馬上要開始了,他想帶去一份關於國家在重大科學專項實施過程中,如何能讓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具有科技創新水平非常強的民營企業,能夠更多地參與進來。

作為科研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在科研攻關過程中,孫東明深刻體會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對於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以及遼寧省,都出台了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的政策措施。而調研中孫東明發現,遼寧省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3.9萬家,其中不少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但可能會因一些技術之外的原因,而影響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企業負責人劉洋介紹,他們的企業產值剛剛過億,但有時在申報材料的時候,因為財務審計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除了財務的准入門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資金配套的一些規定,也讓中小型民營企業有時會面臨“項目申請下來了卻吃不下去”的窘境。孫東明表示,有些專項要求“1比3”,比如國家撥款的研發經費是“1”,企業要自籌的研發經費是“3”。

劉洋表示,比如要申請一個300萬元的項目,這個項目的配套資金達到將近1000萬元,這個額度對於民營企業來說,拿這麼多費用有壓力,對企業的運轉來說還是非常高的。經過一年來的走訪調研和深入思考,孫東明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准入機制、資金支持方式、評價體系、成果轉化”等方面,形成了有針對性的建議,準備帶到2025年的兩會上。

孫東明表示,在給國家提出相關建議的過程中也要對國家負責,讓國家的科技資金用到刀刃處,真真切切地能夠促進國家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孫東明表示,做研究員,把自己的科研做好就行;當全國人大代表,就要全面了解科技界、科技工作者的現狀和期盼,為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在跟隨他調研走訪的過程中,記者也感受到他的專業視角,和“要不斷地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執著。

節后海鮮捕撈忙:市場供應大幅增加 價格穩步回落

2025-05-02

“開春吃花”:各類春花野菜搶先上市 嚐鮮正當時

2025-05-02

“開春吃花”:各類春花野菜搶先上市 嚐鮮正當時

2025-05-02

早春民俗盛宴添活力 非遺競技迎豐年

2025-05-02

早春民俗盛宴添活力 非遺競技迎豐年

2025-05-02

早春民俗盛宴添活力 非遺競技迎豐年

2025-05-02

黃河內蒙古河段進入開河期 水利部安排部署開河期防凌工作

2025-05-02

黃河內蒙古河段進入開河期 水利部安排部署開河期防凌工作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