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葛姆雷,摄影:Markus Tretter,©️艺术家
继“另一个奇异”(2009)和“屯蒙”(2016)后,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常青画廊即将有幸迎来安东尼·葛姆雷的第三场个展“栖息之所”。在人类活动日益囿于高楼大厦环抱中的当下,“栖息之所”针对人类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提出诘问。展览将囊括葛姆雷近年来创作的多件重要雕塑及绘画作品——通过对黏土和铸铁这两种建成世界中常见材料的运用,艺术家希望“在当前状况下重新思考并感受身体”。
展览的核心作品《休憩之所II》呈现出一片如迷宫般纵横交错的领域,邀请观众进入其中并自行寻找路径。这片由132件真人大小的人体雕塑所组成的领域完全由烧制黏土砖堆垒而成,探讨了休憩状态下的人体作为人类主要居所的存在。在艺术家看来,砖块这种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实体化的像素形式”。
规则III,2021 铸铁 151.6 x 49.6 x 74.2 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在作品中,这些彼此垂直、摇摇欲坠的砖块堆垒出迥然不同的各种人体形态,有的四肢舒展、轻松自在,有的则如胚胎般蜷缩自保。从画廊二楼和三楼的阳台向下俯瞰,穿行的观众与水平陈列的黏土人体彼此互动,制造出一个动态的场域,进而催生出诸般因人而异的主观体验。
如葛姆雷所言:“《休憩之所II》探讨了人体与大地(即地球表面)的关系,并指向两种截然不同的放弃:其一,人在放松状态下对身体控制的放弃——在沙滩上,我们彻底放松,回归童稚的玩耍;其二,迁徙者被迫或自主选择放弃故土,寻找新的家园。一眼看去,整件作品仿佛是一堆散乱摆放的建筑材料;逐渐地,它们演变成一个城市的模型,进而邀请观众去共同想象作为内在居所的身体——这些身体有的让人感觉放松自足,另一些则呈现退却防御之态。”
短暂,2022 铸铁 157.9 x 65 x 45.5 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除《休憩之所II》外,本次还将展出《环线》和《同盟》等一系列铸铁雕塑作品,用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路、地下管线等)与人类关系之间的共通之处。其中,《环线》将这些城市网络转化为两个人体之间共享的循环系统;用巨型铸铁块堆叠而成的《同盟》则有意让两具身躯共享重心,以探索人与人之间如何找到互为支撑的平衡点。通过对上述亲密关系的探索,这两件作品进一步提出追问——城市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并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环线》的两侧分别摆放着《短暂》和《羞涩》。这两件作品将身体视作独立的能量场,且都呈现出偏离重心的形态,从而有意远离了权力雕像所代表的稳定性。其中,《羞涩》使用数个铁线纠缠的结点勾勒出身体内部格外紧张的部位——脚踝、膝盖、骨盆、头和手;与此同时,由贯通身体内外的铁线所构成的《短暂》则摆脱了皮肤作为人体边界的限定。
环线,2022 铸铁 29.3 x 201.3 x 122.4 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在画廊的顶层,《规则III》和《支撑》将身体空间转化为了网格脚手架这种当代高层建筑中常见的骨架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具象化地呈现了人造世界对于人类的反向塑造。这两具生满铁锈的躯体被摆放成倚墙的姿态,一方面暗示出作品的建筑背景,另一方面则提醒观众关注其自身与建成环境的关系。
除雕塑外,展览还将呈现艺术家的一系列绘画作品。《奇点X》和《事件VII》令人联想起星际物质诞生时的光芒。分层绘画作品“光明”系列则描绘了从自内而外的视角所能看到的光圈或光源。剩余绘画作品则使用鬼伞蘑菇的墨汁外加碳粉和酪蛋白绘制而成,探讨了位于身体内部以及两个身体接近时所能体验到的黑暗。
羞涩,2023 铸铁 161.7 x 59 x 42.9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栖息之所”是一次针对人类物种生存现状的诘问。通过他的雕塑作品,葛姆雷希望提供一种诊断工具,用以审视我们当下的状况。
关于艺术家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以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享誉全球,并持续检视人体与空间的关系,直面自然和宇宙中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雕塑打开了新的可能性。葛姆雷不断尝试让艺术空间成为一个可以呈现新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地方。
葛姆雷的作品在英国和国际上进行过广泛地展览,分别在:位于法国巴黎的罗丹博物馆(2023);青岛的西海美术馆(2023);德国杜伊斯堡的莱姆布鲁克博物馆(2022);荷兰瓦瑟纳尔的福尔林登博物馆(2022);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21);德国辛德尔芬根的Schauwerk美术馆(2021);香港M+博物馆(2021);英国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画廊(2016);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景堡(2015);瑞士伯尔尼的保罗克利中心(2014);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和圣保罗的银行文化中心(2012);德国汉堡的堤坝之门美术馆(2012);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2011);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2010);伦敦的海沃德画廊(2007);瑞典的马尔莫美术馆(1993);丹麦的路易斯安娜现代美术馆(1989)。永久公共艺术作品包括位于英国盖茨黑德的《北方天使》;克罗斯比海滩的大型装置作品《别处》;位于西澳大利亚巴拉德湖的装置《澳大利亚腹地》;位于荷兰莱利斯塔德《暴露》和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的《和弦》和位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警戒》。
葛姆雷曾荣获1994年的英国透纳奖,1999年的南岸视觉艺术奖,2007年的伯恩哈德·海里格尔雕塑奖,2012年的大林奖以及2013年的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他曾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1997)和爵士封号(2014)。他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成员。此外,葛姆雷自2003年起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
安东尼·葛姆雷19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