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我们是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飞行,又连续坐了24小时的大巴车才抵达灾区的。在当地领事馆的协助下,我们立刻投入紧张的救援,大家都在抢抓‘黄金救援72小时’,生怕耽误任何救人的时间。”
11月20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典型代表记者见面会,5名来自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代表各自分享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救援经历。中国救援队队长李广耐讲述了今年3月带队赴缅甸执行跨国救援任务的细节。

中国救援队队长、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 李广耐(图片来源:国家消防救援局网站)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救援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指挥、通信、救援、后勤、医疗模块同步反应、一体联动。李广耐说,在接到出动救援的命令后,82名队员、3条搜救犬、22吨装备物资,仅用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出动准备。
在废墟上搜寻和实施救援,大多是在有限空间和极限条件下进行,危险又艰苦。李广耐记得,“00后”队员李圣涛在一个直径不到40厘米的救援通道中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终于将被困者救了出来,“出来就瘫倒了,但满是泥土的脸上带着的还是笑容”。
一名班长叫田园,实施救援时大腿被裸露的钢筋划了一道口子,可他顾着救人,根本没感觉到疼。回到营地后,医生给他缝针,他累得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在缅甸,中国救援队救出了包括1名孕妇在内的5名幸存者,转移了5具遇难者遗体,诊治伤员2000余人次,是所有外国救援队伍中救出幸存者最多的。
“返程的前一天晚上,当地华人华侨志愿者自发组织到营区唱歌为我们送行。我记得唱的是《再见》,特别有感情的一首歌,志愿者边弹边唱,与队员们互动,场面特别温馨。”李广耐回忆。
当看到灾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看到灾区人民因为中国救援队的帮助,重新燃起希望的眼神,李广耐无比自豪。
“我们带去的不仅是专业的救援,更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强盛与伟大,才让我们有能力,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了跨越国界的生命奇迹。”李广耐说。
据了解,中国救援队成立于2018年8月,是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为主要组成部分,联合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应急总医院成立的一支国际救援队。队伍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