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主会场活动在广州结束,招商大会达成投资贸易项目2073个。据了解,2025年以来,不少外资企业正紧锣密鼓增资扩产,加大对大湾区先进制造业投资和研发创新投入,推动产业链布局向“新”而行。


近日,一家法国工业软件头部企业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运营总部正式揭幕,这是该企业进入中国20年后继续加码投资的项目。该运营总部以深圳为核心支点,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企业平台及以AI驱动的虚拟孪生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高端工业制造、生命科学、新型基础设施等关键产业。

与此同时,在深圳南山区的一个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施工。这里是西门子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公司于2025年初奠基开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企业已扎根深圳22年,不断加码投资是因为这里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广东佛山,嘉士伯研发中心也于2025年正式启动,配套的生产基地总投资近30亿元,年产能达50万千升。该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这在全球啤酒行业同等规模的项目中实属罕见。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升级服务 方便外商投资
202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密集释放政策红利,先后推出多项举措吸引外商前来投资。

为了更好服务外资企业,深圳福田区专门成立了外商服务站,开通 “7×24小时”自助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外商服务站已经服务超过500家外资企业,处理1000多项企业诉求。

深圳福田区外商服务站站长徐铄介绍,截至2025年10月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是2399家,对比2024年同比增长37%。对接了欧洲的一个广告巨头德高集团,从开始对接到最后落地仅仅花了40天。如果没有服务站存在,可能这个时间会延长到两三个月,甚至会更长。

除了服务升级、提高办事效率之外,在选址等配套方面,不少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优惠。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云涛介绍,这个园区集聚的是在工业软件还有软件系统方面的企业,他们支持企业在这边能够形成集聚。

广东佛山顺德区招商局副局长王若辰表示,企业在选址过程中会发现,在顺德可以覆盖到80%以上的供应链采购,在周边50公里范围内可以完成90%供应链配套,物流成本降低很多,这也凸显了他们作为制造业强区的协同效应。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31个制造业大类,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配套能力强。专家认为,外资企业看好大湾区,是因其完善的产业链、开放的政策环境、创新的产业生态及高附加值的市场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表示,大湾区生态好,也就是说它的各种上下游配套都比较好,政府的公共服务比较好,企业觉得这个地方比较可预期,比较稳定的地方。跨国公司在这里增资很好说明这个地方的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营商环境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