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尝试打造快乐假期 “托底+协同”满足学生多样需求 | 多视角观察首个“秋假”↓

央视网2025-11-16

央视网消息:日前,陕西汉中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2025年开始,汉中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园正式实行“春秋假”制度。这意味着,除寒暑假外,孩子每年将新增两次短假期——“春假”和“秋假”各三天。11月17日至19日,陕西汉中中小学及幼儿园将迎来首个“秋假”,叠加周末形成五天连休。这五天假期,孩子们将如何规划?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准备?

下午2时,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记者来到陕西汉中滨江实验第二小学,随机采访了部分送学家长,多数家长对于“春秋假”政策比较支持。他们认为,“春秋假”可以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业间隙获得身心放松。

记者在汉中部分幼儿园走访时了解到,已经有家长提前申请公休假,准备利用这个假期带孩子前往外地开展研学旅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相较于家长的支持态度,孩子们对“秋假”的期待更为强烈。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自从学校通知即将放“秋假”,他们已经提前和家长或者同学约好,趁这个假期去户外放松身心。

汉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行“春秋假”前,该局已征求全市7万余名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超过86%的学生家长赞成这一举措。多项“秋假”主题活动打造“行走的课堂”

而在四川,11月12日至14日,中小学已经过上了首个“秋假”,孩子们如何过的?

首个“秋假”,不少青少年选择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成都博物馆每日增加了2000张线上预约票,并推出多项“秋假”主题活动,如原创皮影戏《锦城奇旅》,为孩子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还精心策划手工体验,联动社区打造“行走的课堂”。

在凉山州西昌市,“秋假”恰逢大凉山戏剧节,孩子们在观演中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在绵阳市北川县,孩子们探秘古老羌寨。在射洪市,军工文创园迎来一批小访客,他们在参观中感悟奋斗精神。在达州市,农场里的农事体验,让孩子们亲近土地、感知劳作。社会资源联动 合力打造快乐假期

在这个“秋假”里,一些街道社区、科研院所、青少年宫、科普基地等社会力量,也纷纷主动补位,敞开公共空间、专业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的支持和更贴合需求,也让家长们省心。

“秋假”第一天,成都市高新区中和街道的体育公益课热闹非凡。足球场上的奔跑声、乒乓球室里的击球声、搏击馆里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为迎接首个“秋假”,街道精心策划了球类、舞蹈、搏击等多种公益课程,覆盖5—14岁不同年龄段,一经推出就受到家长热捧,多个课程短时间内报满。

此外,成都市青少年宫还统筹了8个校区的场地和师资,推出了覆盖劳动教育、手工制作、国防体验等多元课程。同时,每天面向社会公众提供1200个“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的免费体验参观名额。在地震实景模拟区、烟雾迷宫等互动场景中,学习避险自救技能,搭建帐篷、体验急救等。

除此之外,一些专业科研机构也向孩子们敞开了大门。在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光电科普馆,了解光电的历史发展和前沿科技的应用,互动体验各种趣味项目,并分小组进行光电实验,制作属于自己的感应路灯。留校学生的“秋假”如何过?

这个“秋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去,也有一些家庭选择校内公益托管。选择托管的孩子们多不多?他们的“秋假”如何过?托管班的课程又是如何设置的?11月12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成都市青羊区一所小学,这所学校共30多名学生报名托管班,全是1—3年级的学生,4—6年级无学生报名。由于学生不多,学校便打破常规,将学生混合编班。学生们在托管班干什么?老师又会如何兼顾1—3年级孩子的需要?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邓锐介绍,1—3年级的孩子他们其实比较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所以他们采用绘本入手,给他们讲故事,提升他们的兴趣。

而在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有20多名初中生参加了“秋假”托管班,学校也是采用的混合编班的方式进行授课。

据了解,此次托管课程在学校设置上调整了决策主体,更注重回应学生与家长的需求。除成都以外,在四川泸州、德阳、自贡、遂宁等地的学校均开展了多种“秋假”托管课程。弹性假期 自定研学项目 多元尝试

“秋假”来了,有部分家长会有担忧:三天时间,孩子们离开课堂,学习节奏会不会被打乱?假期的时间能否更加灵活?面对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两家已尝试多年的学校,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的,尝试效果如何,给大家提供更多参考。

在成都市天府七中小学部,这里已探索尝试了8年的弹性休假制度。家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学期内自主选择5天休假时间,申请几个学生家庭组团或单独出行都可以。个性化的假期安排,让学生和家长的安排更加灵活多元。

可能有家长会有疑问,假期课程进度落下了该怎么办?

天府七中党委书记、校长陈刚介绍,孩子们在研学的过程中,如果有比较重要的学习任务,学校会同步给孩子通过线上,让孩子知道学习任务是什么。实际上这也是对孩子统筹能力,能够兼顾一边研学、一边学习的一种培养。

而在四川天府新区的香山中学,三年来,都在进行“小学段”教育实践。每学期,学校会专门安排一周时间,不上传统课程,也没有作业,而是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设计自己班级的研学路线,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项目,让“我的假期我做主”。托底+协同推进 发挥假期作用

首个“秋假”,是探索,也是尝试。当然,每个家庭、学生和学校面临不同的需要,如何让短暂的假期发挥出作用、达到效果,满足学生们的多元需求,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持续探索与协同努力。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哲介绍,用“托底+协同”来推进,可能很多家长突然遇到这样一个假,觉得年休假休完了等,不能保证。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先实行托底,只要家长不方便,就用学校和社会的方法来托底。协同是什么?人社和工会部门协调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假期合理安排,文化部门协调了所有文博资源的开放。

百中學生上事業準備課 體驗咖啡烘焙職涯

2025-11-16

深水埗菜館多人混戰 3男女包括母子被捕警緝1黑衣口罩男

2025-11-16

甯漢豪:工程界建測規園及地產建造選民用好選票選賢能

2025-11-16

十五運 | 李思穎再奪金! 聯手梁穎儀贏得女子麥迪遜賽冠軍

2025-11-16

十五運丨羽球單項賽:港隊吳英倫0-2不敵翁泓陽 止步16強

2025-11-16

立法會選舉|港島西5候選人南區齊聚力倡政綱 籲市民投票選賢能

2025-11-16

打擊黑幫│ (有片) 9年清洗逾11億犯罪得益 警搗洗黑錢集團拘15男女包括主腦骨幹

2025-11-16

十五運丨羽球港隊王牌組合鄧俊文/謝影雪0-2惜敗 默契搭檔憾別八強

2025-11-16

太古城食水有黑點正化驗 水務署:濾網有破損已修復

2025-11-16

直播|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選舉委員會界別)

2025-11-16

大埔單車男捱貨車撞捲困車底 重創昏迷送院不治

2025-11-16

鴨脷洲老婦遭的士撞倒昏迷 送院搶救隔日不治

2025-11-16

大科学装置“拉索”揭示宇宙线起源关键机制

2025-11-16

宁夏鸽子山“紫色产业”绽放振兴新图景

2025-11-16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11月16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5-11-16

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2025-11-16

经纬线·当全运会遇上大湾区:办一项跨三地的赛事有多硬核?

2025-11-16

活力全运会 魅力大湾区——十五运会为粤港澳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11-16

十五运会丨跨境马拉松“无感通关”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再上一层楼

2025-11-16

可爱的乡村——跨区域协作助深山苗寨产业发展

2025-11-16

全运会|小科普:十五运会为什么没有跨省组合了?

2025-11-16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让两国人民从中泰合作中获得更多实利”

2025-11-16

镜观·回响|丹青刻岁月 石窟映千年

2025-11-16

超4亿人,体育市场呈现亮点!借助大数据“数”看户外运动“火”出新高度

2025-11-16

“上场运动、下场消费”成为消费新选择 老厂房向“新”向“智”催生新场景

2025-11-16

小票根串联光影与生活 “链式体验”释放“影视文化+文旅消费”新活力

2025-11-16

绿色智能、经济实惠、地下暖流……透过关键词解锁今冬供暖新亮点、新趋势

2025-11-16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资源池”扩充 多举措“组合拳”攒足保障“底气”

2025-11-16

多元尝试打造快乐假期 “托底+协同”满足学生多样需求 | 多视角观察首个“秋假”↓

2025-11-16

寒潮蓝色预警继续: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到苏皖南部至湖北中部一带

2025-11-16

追光|42.195公里,连接了多少“大湾区奇迹”?

2025-11-16

凝聚行动共识,加速绿色转型(寰宇平)

2025-11-16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2025-11-16

今年1至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9.5亿人次,同比增长6.4%

2025-11-16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2025-11-16

科技自主可控“加速跑”!灵巧手邂逅手语大模型 国产智能产品“出圈”高交会

202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