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开启,移动通信大数据平台分析显示,中秋和国庆连休8天的假期将充分释放全国文旅消费热情。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上班族选择“请3休12”错峰出游,也就是说节前请3天假连休12天。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统计显示,9月27日—30日出游人群规模相比前一周日均增长9%。
“请3休12”的休假模式使更多游客倾向于长线游,18%的游客选择前往500公里以上的目的地游玩,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中国移动数智化部总经理助理永青拉姆称:“我们借助通信服务大数据分析发现,出游人群规模从9月27日开始上升,于10月1日达到高峰,整体出游人群规模预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3.5%。”
根据大数据平台的分析,热门长线游路线是上海至北京、深圳至长沙、北京至西安、上海至武汉、杭州至北京。出境游方面,除了港澳、日韩、东南亚等传统热门目的地,中亚、欧洲、非洲部分国家受到拼假游客青睐,客流增长明显。大数据还发现,假期也被许多人用来安排人生大事,节前婚庆类App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较平日增长86%。
四川大英:乡村文艺“潮” 表达 节日氛围拉满
国庆中秋假期到来,在四川、重庆、江西等地,热门景区门票预订火热,游客关注度较高。各地也推出多项特色活动,诚邀八方游客。
在四川遂宁大英县,川东11个区县的群众自编自演,将生活和劳作场景融入舞蹈、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展示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的潮流化表达。
节日期间,这样的演出还将在四川多地展演,展示乡村风光、民俗文化和乡村振兴成果。
重庆白市驿镇是川渝地区远近闻名的“川剧之乡”。这个国庆假期,当地围绕非遗川剧推出各种特色文旅活动。在重庆高新区川剧艺术中心,每天都有两场川剧专场演出,戏台上,变脸、水袖舞、折子戏轮番上演,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掌声不断。
在互动体验区,市民游客还可以在川剧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手制作带有川剧元素的团扇、花灯、月饼、脸谱。
在江西,各地旅游市场热度显著攀升,其中滕王阁、井冈山、武功山等热门景区门票预订火热,游客关注度较高。这个假期,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将化身“千年文韵体验馆”,景区以“纪念《滕王阁序》问世1350周年”为主题推出一系列互动活动。同时,景区以“沉浸式古韵体验”为核心,打造一场集“逛、吃、玩、赏”于一体的古风主题市集,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雅致古境。“十一”期间,滕王阁核心景区客流量预计超15万人次。
江西萍乡:农耕趣味运动会 赛出农村好“丰景”
国庆假期期间,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江西、浙江等地出现了旅游高峰。为了迎接游客,各地开展了不同的活动,让市民游客的体验感更加丰富。
国庆假期也正是南方水稻丰收的时候。这段时间,江西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举办了庆丰收活动,把农田化身运动场,农活变为竞技项目。在活动现场,水田抓鱼、收禾比赛、旱地拔河等一系列精心打造的趣味农事竞赛,让参与体验的游客直呼过瘾,享受丰收的喜悦。
国庆假期,不少人选择走进城郊乡野贴近自然、放松身心,露营和民宿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浙江宁波的西坞山屿火车网红营地,这几天迎来了许多市民游客到此露营游玩。
在宁波溪口镇石门村,得益于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村落风貌,许多游客选择来到这里体验乡村生活,村里的民宿预订也十分火热。对此,这里的民宿将住宿与非遗体验、特色美食等结合起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湖北武汉:花车大巡游 文旅融合庆华诞
国庆假期首日,位于福建龙岩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湖北武汉举行了花车巡游,展现文旅融合新气象。
10月1日,2025“河山添锦绣——文旅IP城市大巡游”在湖北武汉举行。23台巨型花车、38支特色表演团队共同为新中国76周年华诞献上祝福。
首发的六辆主题花车集中展示了全国文旅IP的创新成果,紧随其后的是湖北两大文旅主轴“神武峡”“赤黄红”花车及14辆市州主题花车。虎座鸟架鼓、曾侯乙编钟等楚风十足的特色元素先后亮相。
据介绍,10月2日至8日,23台花车将分赴武汉各大景区、商圈展示,同时228项“潮游、乐游、夜游、惠游”活动将同步上线。
假期首日,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馆内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再现了革命年代交通员们隐蔽战线上的英勇事迹,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传承。
为丰富节日氛围,当地政府还特别策划了“童趣乡野”主题活动。“欢乐套鸭”“摸鱼捉鳅”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双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