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30日上午,上合峰会新闻中心举行专场吹风会,介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文交流和民间外交情况。
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上合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上合组织框架下成立的首家民间外交机构,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围绕传统医学与医学创新、妇女事业发展、民间友好暨友好城市、青年科技创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组织国内医疗专家开展“健康快车光明行”活动,先后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和“小而美、惠民生”的民心项目,持续扩大民间友好合作的朋友圈。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左洪波称:“发挥民间外交的优势,开展了减贫与发展 、‘上合之树’数字技术人才培训班、青年职业教育、青年创新创业等线上课程,我们支持协助相关省市推进中国—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培训基地、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大数据中心、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医药科创城等一系列的交流合作平台的建立,我们还积极协助他们与上合组织各国开展合作,助力上合组织各国实现科教兴国、实业兴国的发展目标。”
随着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人文交流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不断延伸至体育、旅游、媒体、智库、环保等众多方向;通过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合作,上合组织不断发展的民意基础越来越牢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民心力量越来越深厚。
左洪波表示,在中方的带动下,上合组织各国陆续成立了上合组织民间外交中心、民间友好中心这样的机构,到目前为止,睦委会同上合组织国家30家民间友好机构、10多家智库、100多家媒体建立了工作联系,保持密切合作。此外,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同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尼泊尔等13家民间友好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民间交往可持续发展行动共识 》,为传承民间友好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