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赛柏蓝2025-08-13

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提前卸任董事长,总经理张朝华接替。

同仁堂董事长调整,年薪近238万元总经理出任

8月12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长一职变动,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正式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邸淑兵自2021年起担任同仁堂董事长,原定任期至2027年6月13日,此次属于提前离任。离职后,其仍将继续担任同仁堂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职务。同仁堂对邸淑兵任职期间推动深化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工作予以肯定。

业绩数据显示,邸淑兵任董事长期间同仁堂营收稳步增长,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46.03亿元(+13.86%)、153.72亿元(+5.27%)、178.61亿元(+16.19%)、185.97亿元(+4.12%);净利润方面,除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54%(15.26亿元)外,2021-2023年均实现同比增长,分别为12.27亿元(+19%)、14.27亿元(+16.29%)、16.69亿元(+16.92%)。

同仁堂2020-2024年营收、净利润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同仁堂宣布,总经理张朝华将升任董事长。

和邸淑兵一样,张朝华也是同仁堂的老将,自2021起担任同仁堂总经理一职,同时也是同仁堂的董事。

其履历涉及生产、管理及核心业务等岗位,包括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南分厂车间副主任、技术副主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装环保管理部副部长、科技质量部副部长,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以及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根据同仁堂2024年年报,张朝华年薪达到237.87万元,同比涨幅22.71%。

此次人事调整早有迹象。

6月6日同仁堂公告,张朝华因调任其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辞去同仁堂总经理职务。

据赛柏蓝梳理,2025年开年至今,同仁堂多名高管因工作调整职位发生变动。7月9日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6月4日董事、总会计师温凯婷、董事杨利等均因工作调整职务变动,温凯婷、杨利此后调任同仁堂科技相关岗位。

核心品类如何继续突围

作为“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的中医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工业与商业各占半壁江山。

2024年医药工业营收119.12亿元,毛利率43.75%,但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医药商业营收112.30亿元,毛利率27.39%,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两大板块成本增速(14.04%、15.52%)均显著高于收入增速(7.52%、9.60%),成本压力凸显。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在医药商业方面,同仁堂通过自设零售门店与战略合作拓展市场版图。截至2024年末,同仁堂商业共设立零售门店1251家,2024年内新增门店数量250家,主要设置在华北核心地带、华东地区以及华南地区,构成稳固的区域市场支撑。

在医药工业方面,心脑血管类产品是营收支柱,涵盖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等明星品种,2024年营收51.46亿元,占医药工业营收的43.19%,但毛利率49.31%,同比下降8.31个百分点。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核心压力来自原材料价格上升,如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的57万元/公斤暴涨至2024年底的165万元/公斤。医药工业中,原材料占成本比例由2023年的61.90%上升至2024年的66.8%。尽管同仁堂国药于2024年6月将港版安宫牛黄丸(3克/粒)提价近20%,但终端价格传导有限。

中药巨头同仁堂,董事长变更

同仁堂还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截至8月12日,赛柏蓝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发现,安宫牛黄丸已有126条批文,片仔癀、太极集团等企业持续分流市场。叠加中成药集采扩围,不少独家品种陆续被纳入,传统大单品的护城河逐步松动。

相比之下,妇科管线表现亮眼,代表品种包括同仁乌鸡白凤系列等,2024年营收4.77亿元,毛利率47.50%,同比上年+5.12%,销量同比增长34.18%至1627.25万盒。

总体来看,同仁堂的产品结构主要依赖传统品类,心脑血管、补益、清热类产品已经占据营收超60%,在中药老字号年轻化的风潮之下,其核心品类如何继续突围?

求变中的同仁堂

当前中药企业主要有两类发展路径,一类是天士力、以岭药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中药企业,侧重技术创新与现代化生产,通过现代科技优化研发、生产全流程,产品覆盖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多个领域;另一类则是同仁堂等传统中药企业,以传承经典配方与工艺为核心,依托高品牌知名度深耕市场。

在传统中药企业中,发展路径也存在差异,如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等以大单品为核心进行产品线延伸,而同仁堂则聚焦老字号品牌价值,多维度拓展。

“年轻化”一直是同仁堂在寻求的改变。其通过高端产品线延伸强化品牌溢价,推出“御药300年”传承系列,精选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等24个经典中成药及10个滋补膏方,将其供奉清宫御药的历史积淀转化为产品溢价能力;在跨界融合方面,构建“药食同源”生态,与伊利集团合作推出多款联名产品(包括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等),将传统秘方与现代乳制技术结合,针对控糖、健骨等细分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拥抱线上平台的成效显著。2024年“双十一”期间,同仁堂的五子衍宗丸第五年蝉联天猫平台OTC男科用药冠军,乌鸡白凤丸摘得京东OTC妇科类目季军。

医药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在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领域的优势凸显,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亚健康调理等领域,中药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叠加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发展,为中药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2025年第一季度,同仁堂实现营收52.76亿元,同比+0.16%;净利润5.82亿元,同比+1.10%。对于新任董事长而言,如何有效化解成本端压力,并推动百年品牌卓越成长,可能成为其任内的核心课题。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三次长沙会战:烽火淬炼的抗战精神丰碑

2025-08-13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人机共舞 机器人用技术展现艺术

2025-08-13

北京前7个月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18天

2025-08-13

外交部发言人就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并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答记者问

2025-08-13

从“景”看“绿”!“两山”理念让美丽中国可感可知

2025-08-13

关于个人消费贷贴息,六大行公告→

2025-08-13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饮料11.19万批次,不合格率0.57%

2025-08-13

通电通路、物资发放、危房评估……甘肃榆中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025-08-13

水利部针对福建等4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2025-08-13

现场“拼积木” 新渝万高铁新桥双线特大桥今合龙

2025-08-13

“赛事+演艺+文旅”商文体旅深度融合 小“票根”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

2025-08-13

16个上榜!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公布

2025-08-1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战斗至最后一刻 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

2025-08-13

现场视频丨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025-08-13

学习手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读懂“两山”理念的辩证思维

2025-08-13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2025-08-13

成都世运会丨残疾人柔术首次亮相 中国队收获一金一银创历史

2025-08-13

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 《医疗广告认定指南》

2025-08-13

支持设备更新 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2025-08-13

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2025-08-13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025-08-13

新模式打造新“稻”路 “水稻+”绘就希望的田野好“丰”景

2025-08-13

提振消费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025-08-13

国台办回应赖清德岛内民调创新低:悖离民意,不得人心

2025-08-13

国台办正告民进党当局:输诚得不到好处,跪美没有出路

2025-08-13

资金不能用于投资理财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025-08-13

财政部加大力度支持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水平

2025-08-13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编造的谎言逐渐被戳穿,制造的“信息茧房”正在崩塌

2025-08-13

民进党当局限制岛内公务人员赴香港和澳门 国台办回应

2025-08-13

看官方举例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025-08-13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2025-08-13

铺展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2025-08-13

开票时间定了!十五运会票务系统今日正式上线

2025-08-13

“新职伤”试点扩围 更多新就业形态人员受益

2025-08-13

“双贴息”政策落地,条件有哪些、如何办理?实操版全解读

2025-08-13

香港各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型圖片及書畫作品展隆重開幕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