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透过数据看活力,下面来看一组最新披露的经济数据。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2日公布,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比上月提高0.2点,再创年内新高。其中,农村电商消费强劲增长,成为带动指数上升的重要因素。7月份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31.5点,比上月提高1.1点。“夏日经济”成为7月线上销售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防晒用品、服装、饮料等品类销售热度显著提升。
1至7月汽车产销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1至7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
在汽车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拉动汽车出口增长的动力。1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市场监管总局8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0.2%。随着国产IP火爆全球,文化产业成为上半年消费增长亮点,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高达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今年9月1日起 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为了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在贴息标准方面,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根据方案,贷款经办机构,包括工行、农行等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