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随着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7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7月份CPI环比上涨0.4% 同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同比持平。
7月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领域价格继续呈现积极变化。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涨幅略高于季节性水平,主要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其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此外,消费需求持续回暖,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等价格均有所上涨。从同比看,CPI增速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份以来最高。
卓创资讯研究员曹慧称:“随着国内季节性需求的回升,CPI相关的‘菜篮子’商品价格大概率回升,养殖利润空间有望修复,并带动物价整体恢复温和上行态势。”
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相关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卓创资讯研究员曹慧称:“PPI方面,受产能结构优化、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等政策的出台落地,供应端结构性过剩压力有望缓解,工业品出厂价格或将进一步企稳回升。”
北京:7月份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猪肉是主要“菜篮子”产品,其价格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上涨1.3%,猪肉市场供需情况如何?来看记者在北京的探访。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猪肉销售大厅里,商户们告诉记者,从7月份至今,猪肉市场价格呈现先涨后降再逐渐企稳的特点。
商户们说,7月初,由于养殖户出栏意愿偏低,市场生猪供应偏紧,带动猪肉价格上涨。此后,养殖户出栏节奏逐步恢复,使得生猪供应持续充裕。与此同时,高温天气也抑制了肉类消费需求,猪肉价格逐渐回落。
市场负责人介绍,推动猪肉价格上涨的基础需要通过压缩生猪产能来逐步实现,并不能依靠短期内的预期拉动和压栏惜售。
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为每公斤18.16元,环比上涨4.37%,同比下降20.18%。
供应增加 7月份全国鸡蛋价格下降
除了猪肉,另外一个主要“菜篮子”产品鸡蛋,由于供应增加、需求偏弱,7月份价格出现下降,来看记者在山东的走访。
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张金刚的蛋鸡养殖场每天产蛋50万枚,主要销往济南、青岛等地的商超和批发市场。他告诉记者,7月份上半个月由于学校放假等因素影响,鸡蛋需求走弱、价格下降,7月下旬至今,受到暑期旅游升温、鸡蛋餐饮需求增加影响,鸡蛋价格触底回升。
蛋鸡养殖户表示,近期他们主要是应对高温天气,保证蛋鸡生产稳定,为接下来的开学季和国庆节中秋节提供产量和品质的保障。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鸡蛋批发价为每公斤7.19元,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称:“鸡蛋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环比增长0.8%,达到11.4亿只左右,鸡蛋市场供应充足。就后市来看,鸡蛋需求在旅游旺季、开学季以及中秋节、国庆节等利好因素的持续提振下,将有力拉升蛋价,但由于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高位,鸡蛋价格上涨幅度将受到一定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