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10日)表示,中心截至今日下午5時,沒有錄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熱個案。本港今年累計錄得5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均屬輸入個案,以及一宗可能個案。本港在2016至2019年每年錄得介乎1至11宗個案,全部為輸入個案。中心會繼續就近日錄得的基孔肯雅熱個案加強監測。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均應時刻注意環境衞生,以及採取防蚊和個人保護措施。避免蚊子叮咬和防止蚊蟲滋生是有效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方法。
鑑於香港出現多宗輸入個案,存在經蚊子引致二代本地傳播的風險。食環署九龍城區環境衞生辨事處於本月初展開一系列防治蚊患行動,聯同當區區議員,巡視紅磡多個潛在蚊子滋生的地點,進行清除積水、環境清潔及霧化滅蚊等防治措施,從源頭阻截病媒傳播。署方並與區議員走訪土瓜灣一帶,了解區內防治蟲鼠工作的落實情況;並到香港兒童醫院,向院方工作人員派發有關宣傳單張及提供有關防治蚊患信息,此次行動旨在有效控制蚊患,保障居民的健康與安全,確保社區環境的整潔與衞生。
而衞生防護中心於昨日(9日)已發信提醒醫生,為臨床症狀符合基孔肯雅熱的患者安排檢測,不論其旅遊史。根據臨床判斷,亦應考慮為有任何基孔肯雅熱症狀並有到訪受影響地區旅遊史的患者進行檢測。中心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會提供免費檢測,以確保及早診斷。
衞生署亦已加強對不同群組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宣傳教育工作。中心港口衞生科繼續在各個口岸加強巡查,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並向旅客派發宣傳單張。
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醫生提醒市民,在雨季期間應做好防蚊措施,預防蚊傳疾病。市民如從受蚊傳疾病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並密切監察自身健康狀況,留意發燒、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以便醫生作出臨床診斷,並按個別病人情況安排適當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