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人員配置
–每個醫療站、每部救護車增配醫管局醫生及護士,部份救護車及急救醫療電單車主管升級為救護主任
醫療設備配置
–應變隊人員添置多用途背心;比賽場地設置12導程心電監測儀、超聲波掃描儀等非常規配置。超聲波掃描僅救護主任級人員可用,可盡早發現內出血
快速應變巡邏隊
–場館增設2-4隊快速應變隊巡邏,支援火警、醫療救治等
送院機制
–嚴重創傷個案跳過定點醫院直送創傷中心,醫生、救護共判搶黃金時間
七欖特訓
–9名救護主任及救護員經過2日課程特訓組成「即時醫療救援隊」,專責服務七欖賽事
志願者培訓
–八月將培訓逾1600名志願者領袖,除CPR、AED等急救知識外,亦需精準報告位置。如不同場館使用顏色或數字分辨區域
資料來源:香港消防處救護主任協會主席王俊文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