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選舉管理委員會現正就立法會選舉活動建議指引展開公眾諮詢。由13名選委及14名立法會議員組成的「內地港人投票便利關注組」非常關心內地港人的投票便利安排。關注組去年於特首施政報告諮詢期間曾召開記者會,提出一系列建議和方案,現在再次提出,希望選管會在設計、制定及執行將來選舉安排時認真考慮。
關注組成員包括選委:黃炳逢、馮國佑、王東明、宋東、羅家聰、陳曉峰(人大)、范駿華(全國政協)、冼漢迪(人大)、林至頴(人大)、吳宏偉(全國政協)、陳賢翰、譚金蓮、廖於勤;立法會議員:林振昇、鄧飛、陸瀚民、黃錦輝(全國政協)、黎棟國、容海恩、江玉歡、周小松、洪雯、林筱魯、吳傑莊(全國政協)、陳月明 、陳沛良、尚海龍。
身兼內地港人團體選委的關注組發起人黃炳逢表示,內地港人數目不下幾十萬,在完善選舉制度時已把內地港人納入具有代表性的群體,其選委可以提名及選舉特首、立法會議員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為他們作出特定選民登記及選舉安排絕對有需要;內地港人投票便利是基於「一國兩制」在「一國」範圍內進行,為內地港人提供便利,與其他政府服務無異;特區政府的各種電子政務平台陸續開通和升級,大大方便市民辦理各種政府服務,特別是已經進一步升級更新的「智方便+」程式和「我的政府一站通」,足以解決各種技術問題。單單考慮在鄰近邊境為內地港人設置特別投票站已經不足夠, 必須考慮更多方案和措施。
關注組建議讓已經登記做選民的內地港人率先通過分階段、分區和分群體的先行先試方式在重要選舉進行投票。先在內地港人較多的目標城市進行,包括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省9個內地城市;由於選民登記對通常居住地址的要求具爭議性,先集中處理已經登記為選民的內地港人,在首階段先處理他們的投票便利措施,試點推行,第二階段才處理內地港人選民登記問題及擴大試點範圍;應該考慮建立特定類別的「內地港人選民」登記冊,第二階段再建立「內地港人選民登記」機制。
第一階段讓在目標城市及其周邊的內地港人通過嚴謹、可核查、多重身份疊加驗證的方式在政府的指定電子平台先註冊登記成為「內地港人選民」,成為這類特定選民後可以通過指定渠道及方式參與香港的選舉投票,就好像前兩次通過政府電子平台先登記,再到邊境或鄰近邊境投票站投票一樣;另外,上述目標城市的香港駐當地辦事處可以同時接受已登記為選民的內地港人選擇親身去辦事處核實登記為「內地港人選民」,以香港身份證加上回鄉證核實身份。可以先分階段在某幾類特定內地港人群體中試點實施,獲取經驗及分階段進行。
關注組的建議還包括登記成為目標城市的「內地港人選民」後,可以在指定選舉之前的合理時間內選擇在內地及香港通過下面的方式使用投票便利措施:
1.以真正「內地港人選民」身份在政府預設的電子選舉平台進行投票,以政府現有的「智方便+」程式做核實身份之用;
2.到目標城市的香港駐當地辦事處在預約安排下,以可核實、多重疊加認證的真正身份,領取特定的郵寄選票,「內地港人選民」當場保密填妥「郵件投寄選票」並加以保密封裝,再統一交給各辦事處以保密郵件統一送遞到香港的選舉事務處點票;
3.由於經常要到內地公幹而在正式選舉日未能在港投票的選民為數不少,像之前登記到鄰近邊境投票站投票的選民一樣,可以在選舉前特定時間內到相關電子平台登記為「內地港人選民」,在選舉日前一或兩周內提早到香港選舉事務處指定地點預先投票,或採取上述以郵件方式在香港交給選舉事務處集中處理。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