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30日讯(记者 曾蔷)7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金融统计数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方面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刘前进表示,上半年北京地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低位下行,有力支持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数据,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末高2.2个百分点,为近10个月来最高;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52%,同比下降40个基点。
贷款增速达近10个月最高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为首都经济稳中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就上半年北京市金融统计数据具体来看,主要呈现四方面特征。一是各项贷款平稳增长。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末高2.2个百分点,为近10个月来最高。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末高2.5个百分点;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27.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4.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53.1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755.8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末高1.0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末高4.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呈逐月提升态势。
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1%;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143.0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为38.7%。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精准有力。
三是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北京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6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9%,同比下降34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52%,同比下降40个基点。
四是各项存款保持增长。6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54万亿元,同比增长2.4%,比年初增加9838.0亿元,同比多增777.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一季度末低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一季度末高2.4个百分点。
统筹做好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
进入2025年,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金融管理部门制定了统筹做好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要点,强化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扎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全面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科技金融方面。联合相关部门率先建立科技金融综合评估机制,统筹评估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等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成效,推动“股贷债保”联动,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落实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加力推动银行机构对清单内企业和项目的“全覆盖”对接,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银行发放相关贷款余额670亿元,包括向3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首贷,为60多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多措并举推动北京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券(不含央企)361亿元,居各省前列。
二是在绿色金融方面。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方案》,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着力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指导金融机构围绕绿色贷款统计、碳普惠、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加强工作研究和产品服务创新。截至6月末,北京市绿色贷款余额近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43亿元;支持北京市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累计超9100亿元,年内发行超500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三是在普惠金融方面,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半年通过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推动银行走访企业1.7万余次,覆盖企业1.2万户。创新打造线上“外贸金融产品超市”,发布外贸金融“拳头”产品25款,大力支持外贸类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储备项目金融扶持的通知,加力支持重点农业项目主体。截至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3.9%、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31.3亿元,在各城市中位居首位,同比增长51.2%。
四是在养老、消费和数字金融方面,今年5月,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我们积极推动该项政策在北京落地,促进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当前辖内银行新发放符合政策支持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贷款超80亿元,已申报再贷款超20亿元。指导金融机构有效应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完善企业“信用画像”,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北京市已经有24家金融机构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截至6月末,上述银行机构在资金流信息平台累计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超3万笔,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为近2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40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