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悉,当前,中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新的技术路线蓄势待发,展现出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这是采用专业科学知识和数据进行训练、服务于科学任务的智能底座,实现了对多种科学模态数据的深入理解,具备科学文献萃取融合、科学知识表征推理和科学工具编排规划等核心能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曾大军称:“科学大模型其实面向的用户是科学家,科学家希望能用大模型来支撑他们平常的科技创新。像在各类的材料创制方面,包括在遥感数据的理解,包括天文,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应用这个平台的一个目标领域,最终能够为重要的科技攻关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人工智能大会集中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其中有40余款大模型集中展示。今年以来,中国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在医疗、消费、教育等行业加速落地。
大模型的加速演进,在教育行业也有成熟的落地应用。比如说这款答疑笔,只要轻轻扫描题目就可以出现正确答案,还可以进行分步讲解。在此过程中,用户也可以向它提问。
自2025年1月DeepSeek火爆出圈至今,开源正在成为国内外众多大模型的“必选项”。不少厂商在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首发首秀的最新大模型产品,并选择拥抱开源。
今年以来,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新的技术路线蓄势待发,展现出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3.5万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超5100家,全球占比约15%,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领军企业带动、独角兽崛起、专精特新生根、初创企业涌现的良好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