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其中,多个指标创下全球第一,并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轨道上的城市群 都市圈加快构建
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高铁网,时速350公里运行的高铁线路已经达到了20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覆盖全部31个省份,平均每天发送旅客近1000万,约占旅客总数的八成。
同时,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加快构建。京津冀地区实现市市通高铁,形成了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和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将以时速400公里运营,到那时成渝间可实现50分钟通达。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我国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网,全国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000余条,满足了旅游、通勤、商务出行等个性化需求。
针对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的易拥堵路段采取“一段一策”疏堵保畅,高峰时保障了单日超过7000万辆车通行。全国累计建设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高速公路日均通行新能源车占比提高到20%左右。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邮政快递网。如今,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相当于每一秒就有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通过寄递网络在国内外流动。感知中国活力·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9.7%。截至6月我国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超90%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超90%,乡村数字化成效显著。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93亿,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扩展,覆盖更多地区和人群。网上零售额连续十三年稳居全球第一
《报告》显示,2025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6.04万亿元,网上零售额连续十三年稳居全球第一。随着线上“人工智能+消费”的蓬勃发展,以智能网联汽车、AI终端、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三样”,正构建覆盖“人车家”全场景的数字生活生态。截至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10.68亿人
截至2025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68亿人,其中,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26亿人。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超3.5亿人,已创造超50亿元海外市场。银发经济绿色经济赋能互联网普及
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还显示,在促消费政策带动下,银发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智能终端销量增长,赋能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介绍,一方面,手机App推出“关怀模式”或“长辈模式”,字体大、操作简单,老人用手机就能购物,还能拍短视频当“银发网红”。另一方面,5G覆盖超90%的行政村后,农民直播卖特产、搞“云旅游”吸引游客成为新潮流。这些创新让老年人和农村朋友真正享受到了数字时代的便利和红利。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连接超80%县级行政区
数据一:超80%。在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
数据二:81.5%。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建成84%
数据三:约84%。“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已建成约8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大枢纽”加快建设,由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和枢纽港站,这三位一体构成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支持37个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枢纽货运换装次数缩短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