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收官!中美史克结束合资时代

赛柏蓝2025-07-10

图源:豆包

图源:豆包

一纸公告落地,中美史克正式终结40年合资史......

外资巨头的中国野心

2025年7月8日,赫力昂中国正式对外宣布,赫力昂(Haleon)已于近日完成对其非处方药合资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史克”,TSKF)的收购。

公告显示,赫力昂以总计16.23亿人民币(约合2亿英镑)的价格,顺利收购了TSKF剩余的12%股权。至此,中美史克正式成为赫力昂的全资子公司。同时,这也标志着这家全球消费健康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赫力昂此次收购并非突然之举。2024年9月,其已通过两笔交易从达仁堂和天津医药集团手中收购33%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88%。

2025年4月15日,达仁堂公告将其持有的最后12%股权作价16.23亿人民币转让给赫力昂。2025年6月27日,赫力昂宣布交易正式完成。根据此前披露,这笔交易对中美史克整体估值高达135亿元,相比其净资产账面价值,溢价显著,足见赫力昂对其价值的认可与志在必得。

此次收购的核心驱动力是原协议于2024年9月到期,后短暂延长至2025年6月。此外,政策上,中国取消外资药企持股比例限制,允许100%独资。

2019年,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与辉瑞宣布合并消费健康业务,三年后的2022年7月18日,新公司Haleon(赫力昂)在伦敦证交所独立上市,市值高达305亿英镑,成为全球最大独立消费健康公司。

赫力昂自独立以来,业绩表现强劲。2022年,公司实现有机收入增长9%,年收入达到109亿英镑。2023年,赫力昂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在中国市场,赫力昂的营收也稳步增长。2023年,赫力昂中国的营业收入约为14.1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为1,326.16万元人民币。2024年,赫力昂中国的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至约15.2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为2.91亿元人民币。

2025年3月19日,据外媒报道,辉瑞宣布出售其在Haleon的最后一批股份。此次交易完成,标志着辉瑞和GSK这两家制药巨头与赫力昂彻底“分道扬镳”。

对赫力昂而言,这一系列股权变动犹如一场“松绑”。彻底摆脱原母公司股权束缚后,在战略制定上,无需再权衡GSK与辉瑞的利益诉求,可以心无旁骛地聚焦在OTC市场深耕细作。

在此次完成对中美史克的收购公告中,赫力昂明确点明了全资收购的战略价值。其表示,中国是其关键市场,收购TSKF,是因为其拥有卓越的运营能力,将促使公司在全球增长最快的OTC市场里实现品类增长。

据悉,TSKF占Haleon中国收入的40%左右。2024年,其制造和/或分销着芬必得(Fenbid)、扶他林(Voltaren)和百多邦(Bactroban)等领先品牌。

在产品矩阵方面,中美史克聚焦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及消化健康等品类,这些知名品牌与赫力昂现有产品形成良好的互补。通过品牌整合,赫力昂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增强在非处方药市场的竞争力。

合资模式的兴衰轨迹

中美史克由达仁堂的前身天津中新药业与外资方葛兰素史克等在1984年共同组建,达仁堂长期持有其25%股权。

近年来,中美史克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2023年,营业收入达35.82亿元,净利润为9.82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为35.59亿元,净利润为7.11亿元。达仁堂在2023年对中美史克确认的投资收益约是2.45亿元,约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25%,成为达仁堂利润的重要支撑。

而且中美史克运营成熟、市场稳定,无需达仁堂投入过多资源就能持续盈利,源源不断地为达仁堂输送现金。2024年9月及2025年4月,达仁堂先后两次转让中美史克股权,交易总金额分别为17.59亿元与16.23亿元,为达仁堂带来巨额现金流入,也进一步凸显了它作为达仁堂“现金奶牛”的关键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史克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中美合资制药企业之一,在中国医药合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由美国史克必成公司(后并入葛兰素史克GSK)与天津医药集团、天津中新药业集团等中方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其股东构成几经变化,最终形成达仁堂持股25%、赫力昂(英国)55%、赫力昂(中国)20%的格局。

在中美史克成立前后,中国市场先后出现一批中外合资药企,例如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等。

此次中美史克的独资化也折射出了中国医药产业40年对外开放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合资模式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中美史克与西安杨森(现强生创新制药)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药企,曾并称中国医药市场“双雄”,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医药商业化人才。

据悉,过半数的药企销售高管曾在西安杨森或中美史克任职,形成“杨森系”和“史克系”两大人才阵营。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成熟和政策开放,合资模式逐渐失去优势。2023年9月,强生宣布旗下制药部门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西安杨森”成为历史。如今中美史克完成独资化,标志着这一代合资企业的集体谢幕。

另一边,伴随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药企选择通过全资控股或并购方式加强对在华业务的控制。赫力昂此次收购,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外资品牌加大在华投入,预计中国OTC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更高质量的发展。

蛋价高企谁之过?特朗普政府起诉加州

2025-07-10

中外嘉宾看好上合组织未来

2025-07-10

全球连线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外方嘉宾在沪参访

2025-07-10

得州洪灾之际 美国土安全部长再提撤销联邦救灾机构

2025-07-10

乌克兰首都再遭大规模空袭 泽连斯基呼吁增加对乌军援

2025-07-1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裁掉超2000名高级别员工

2025-07-10

菲律宾一大巴车坠入峡谷 已致2死27伤

2025-07-10

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三融合三提升”深化党建品牌建设

2025-07-10

科技赋能“三夏”,荆楚稳粮有“数”

2025-07-10

香港积金局谴责宏利人寿保险(国际)的前强积金附属中介人

2025-07-10

金鼎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人寿《无界担当——以责任之光照亮时代征程》荣获其他类优秀案例

2025-07-10

坚守爱与责任 共绘美好生活—— 中银保险积极开展“7.8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

2025-07-10

华泰人寿:牛增亮获准担任公司总经理

2025-07-10

大童保险服务全面启动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

2025-07-10

众安保险被指借低价引流:19元投保后又被买三种险,一年保费8000多元

2025-07-10

中国人保:田耕副总裁任职资格获核准

2025-07-10

江文鹏被提名为泉州银行董事长人选

2025-07-10

港股资金大挪移 银行板块成为新宠儿

2025-07-10

永升服务林中定调下半年:亟需深刻变革

2025-07-10

永升服务周洪斌:行业下行调整期更需强化客户视角

2025-07-10

收不到物业费,中海物业也扛不住了

2025-07-10

再度搭档 孙颖莎/王曼昱横扫对手晋级WTT美国大满贯女双8强

2025-07-10

16亿收官!中美史克结束合资时代

2025-07-10

业绩大跌、董事会换血,太极开启架构调整。国药系“中药整合”走到哪一步了?

2025-07-10

九价HPV疫苗单支499元 万泰生物背水一战

2025-07-10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发布 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

2025-07-10

解读2025必吃榜:坚守本心、不刷好评,市井老店正在逆袭

2025-07-10

凝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合力——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述评

2025-07-10

美国洛杉矶一隧道坍塌致15人被困 现场视频曝光

2025-07-10

美媒曝特朗普曾威胁“轰炸莫斯科” 俄方回应:无法证实

2025-07-10

中尼边境地区突发山洪泥石流 6名中国公民失联 搜救仍在进行

2025-07-10

美国麻疹病例数创33年来新高

2025-07-10

美国洛杉矶隧道坍塌 31人获救

2025-07-10

英国央行:美国关税战使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2025-07-10

持续超10小时 俄军无人机导弹夜袭基辅致多人伤亡

2025-07-10

沙田暴動案4警執勤受傷 律政司向4暴徒索償逾200萬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