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

人民日报2025-05-22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有何变化?

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提出8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

秦海翔说,《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中,好房子建设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

城市不仅更加宜居,还将更具韧性、更为智慧。“十四五”以来,我国系统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目前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4800个,同时有超5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秦海翔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持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怎么推进?

创新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城市更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

——抓体检,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秦海翔说,做好体检工作,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拓展城市体检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抓规划,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表示,自然资源部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针对性开展城市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真正实现把资产管起来、让资源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我们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健全‘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制度,持续对自然、人文历史等各类资源资产开发保护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张兵说。

——抓落实,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协同机制。《意见》在用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秦海翔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共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如何支持?

强化资金、用地等保障

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介绍,“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4700亿元,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目前正抓紧组织计划申报和项目评审等工作,将于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同时,在“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中,将继续对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2024年,为引导部分大中城市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相关部门启动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确定15个城市。“一年多来,15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创新迈出坚实步伐。”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介绍,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和财政部再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正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清单管理,明确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和流程,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城市更新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对照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要求,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流程、业务系统和绩效评价体系。

针对用地问题,张兵表示,过去不到两年时间,自然资源部连续发布了4份规划政策指引,从优化核定容积率、鼓励用地功能转换兼容、推动空间复合利用等方面指导建立正负面清单制度,为地方指明完善政策的方向,留下探索空间。

记者手记

显力度,也要见精度

出政策、推试点、抓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拿出实招硬招,让大家看到了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心。

每个城市的地域环境、发展阶段等各不相同,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功夫,显力度也要见精度。

见精度,要摸清家底、找准问题。这需要通过城市体检了解城市的“健康”状况,精准找到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更新找准方向和重点。见精度,要尊重规律、分类施策。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进而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更新路径。

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将不断提升,我们的城市生活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香港打撈及拖船服務有限公司榮膺2025年度最佳拖船獎 開創綠色航運新時代

2025-05-22

勞工處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 僱主應採取防暑措施

2025-05-22

國泰城昨火警千人大疏散 國泰指不涉模擬駕駛

2025-05-22

城巴響應「演唱會旅遊」 首推機場快線電子票即日來回

2025-05-22

高溫天氣持續 長洲錄得36度 九龍城、大埔等35度

2025-05-22

大熊貓龍鳳胎│5月27日起可直接在展館外排隊 無需預領時間票

2025-05-22

飲食業界就業情況惡化 調查顯示:過年後逾半飲食工人失業

2025-05-22

英国首次在本土蚊子中发现西尼罗病毒

2025-05-22

卡塔尔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提供150万美元额外资助

2025-05-22

美知名百货零售商下调销售预期 经济学家唱衰美国经济

2025-05-22

海關就仁滙疑結業事件收逾2千宗投訴 涉款近3萬

2025-05-22

美媒:美国对以色列失望 愿与哈马斯直接谈判

2025-05-22

2025年1-4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7.5%

2025-05-22

第七届西洽会在重庆开幕 现场签约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

2025-05-22

从“新农人”成“兴农人” “90后”返乡走出致富“振兴路”

2025-05-22

护航小麦稳产丰收 田间管理举措“一喷三防”到底是什么?

2025-05-22

今年1-4月超3400万名消费者参加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带动销售1745亿元

2025-05-22

与你我相关!《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解读

2025-05-22

外交部: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 这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2025-05-22

外交部: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 维护社会稳定

2025-05-22

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多个部门在行动↓

2025-05-22

商务部再回应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坚决反对

2025-05-22

产业“强”、消费“旺” “新”消费热潮涌动 催生经济新动能

2025-05-22

展现文化产业新气象——写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

2025-05-22

文博会21年:从200个展区解码中国文化产业演进脉络|数说大湾区

2025-05-22

从秦巴山区到西子湖畔:“安康富硒茶”组团拓展长三角市场

2025-05-22

华夏银行银川分行被罚款50万: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025-05-22

人事调整未歇、业绩失速,桂林银行IPO辅导能否如期验收

2025-05-22

“博弈:象棋文化与体育精神展”在山东泰安开幕

2025-05-22

“体育强国”大家谈丨“跟着赛事去旅行”既是时尚,也是消费强力引擎

2025-05-22

“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优势

2025-05-22

如何读懂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含金量”?

2025-05-22

数读经济“新信号”:港口“流量”折射外贸新机遇

2025-05-22

稳预期,科学应变强信心(评论员观察)

2025-05-22

文化中国行·小满丨万物小得盈满,美好恰逢其时

2025-05-22

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