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太空算力有啥用?还面临哪些考验?

央视网2025-05-15

14日下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首批一轨12颗卫星发射升空。

目前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也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一箭12星!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星载高速路由器等载荷,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每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

该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相比于传统的应用型卫星,算力卫星极大地提升了单星高性能太空计算的能力,像互联网将不同的电脑连接在一起一样,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通过算力卫星构建计算星座,我们可以变天数地算为天数天算,变传统的地数地算为天地同算,最终服务于太空边缘计算和地面人工智能特殊场景的许多应用需求。

太空算力?计算星座?乌镇这场演讲“上天”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之江实验室主任 王坚: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云计算,事实上我们的计算是在地面上,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计算带到太空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需求。在2023年的时候,在太空上,大概有7000多个在轨卫星,最大的变化是在下面的几年,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大概会有8万个卫星在上面,会有10倍以上的卫星在上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和变化。

但是真正的困惑是太空的算力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些卫星对算力的需求,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数据传不回地面,无效的数据多,遥感卫星拍了不该拍的照片,都是云层,当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数据的时效差。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遥感卫星还是很难在应急救灾情况下起作用,时效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今天卫星只有通信、导航、遥感这三类卫星,是不是会有第四类卫星出来?我们把它叫做计算卫星。所有的遥感卫星,在天上都是独立的,它们唯一的通讯是跟地面通讯,这些卫星是不是能够互通互联?这就是计算星座最基本的出发点。

太空算力有啥用?

算力上天,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专家介绍,这不仅是推动太空技术发展,比如为近地轨道的航天器、月球、火星探测等提供关键算力的支持,还为未来大规模的算力验证以及地面、低空场景支持开辟了新的一种可能。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让卫星互联互通,在太空侧提供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将进一步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为众多新质生产力的场景开创创新应用的新土壤。比如我们在赋能对地观测和物联网的领域,基于强大的天基计算与互联互通,可以将传统卫星的数据采集到信息服务的周期,从月级、周级或者天级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至秒级。通过红外ADS-B等多种应用载荷搭载,能够提供全球林火秒级监测感知,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测与定位,可广泛支持应急处突、防灾减灾、低空经济等低延时的需求场景。

除了时间维度的赋能,在空间维度上,太空计算中心还可以赋能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可面向数字经济场景支撑卫星三维数字孪生等应用方向,也可为低空经济场景提供低空飞行器卫星三维导航应用,又可为机器人场景提供具身智能全息城市训练场等支持。在科学探索方面,太空计算中心也可以扮演太空智能中枢的角色,广泛支持海量深空探测数据的实时在轨计算与处理,助力深空探测任务的计算需求与任务规划的动态优化。

算力上天 还面临哪些考验?

人工智能领域的边界从地面迈向太空,这将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带来什么呢?未来,在技术、制度以及全球合作等领域,我们又将面临哪些考验?来听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的分析。

刘兴亮:人工智能上天能够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包括了卫星制造、星展AI芯片、星间通信、在轨计算平台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平台到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为全球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在轨计算和新街高速通信,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分布式算力网络,可以支持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太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8万亿美元。

太空算力的发展面临技术、制度与合作的三重考验。太空环境复杂,存在辐射温差等极端条件,对星载计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此外星间通信的高带宽和低延迟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其次当前的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的国际法律框架,存在法律空白和制度滞后问题。太空算力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焦点,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国际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人工智能迈向太空标志着天机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产业和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构建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太空算力生态系统,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未来。

五月天「退休」?他們又有新打算

2025-05-15

今日可购买5月29日火车票 端午假期购票日历,请查收!

2025-05-15

南方降水频繁暴雨连连 北方高温发展多地或现40°C酷热天气

2025-05-15

工信部印发《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05-15

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家庭”

2025-05-15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在严查严纠上下功夫

2025-05-15

银行理财积极布局ESG投资

2025-05-15

降准落地释放万亿级流动性

2025-05-15

年内首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025-05-15

阶段性调整存贷款利率 地方银行求解获客难

2025-05-15

9家银行首期科创债合计发行规模将达1200亿元

2025-05-15

央行:2025年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

2025-05-15

央行:2025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万亿元

2025-05-15

央行:2025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

2025-05-15

险资“多线并举”加大入市力度 有望增配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2025-05-15

谁在买入银行股

2025-05-15

MSCI中国指数季度调整 新纳入5只A股

2025-05-15

金龟子女儿回怼蹭妈妈流量:不就是为了让我蹭吗?

2025-05-15

上戏考博复试名单出炉 黄晓明金世佳通过初试

2025-05-15

张伦硕否认与钟丽缇一见钟情 第一次都没记住双方

2025-05-15

邱淑贞和三个女儿最新合影释出 24岁沈月像妈妈

2025-05-15

阿雅11岁女儿正面照释出 穿粉色毛衣清纯可爱

2025-05-15

林宥嘉现身邓紫棋黑粉评论区:朋友,请不要这么做

2025-05-15

权志龙拒收粉丝送的茅台 看到礼物后捂脸大笑

2025-05-15

台媒爆料:鬼鬼为女儿斥资购入名校环绕学区房

2025-05-15

虞书欣穿灰色收腰短袖配格子裙青春活力校园感满满

2025-05-15

Kylie Jenner身穿粉丝比基尼尽显完美性感身材

2025-05-15

沈月身穿水光紫裙芬芳馥郁 戴银紫色项链精致靓丽

2025-05-15

孟子义身穿一袭白裙怀抱圆月 手抚鲜花纯洁优雅

2025-05-15

张馨予穿吊带长裙秀美背 完美肱二头肌显健身痕迹

2025-05-15

王玉雯吊带长裙清冷优雅 夜色海边拍照氛围感满满

2025-05-15

台媒曝鬼鬼为女儿购入学区房 新家周围都是名校

2025-05-15

杜淳妻子谈当不了演员的原因 称没钱没势没背景

2025-05-15

金泰亦酒驾被求刑两年 最终审判将于下月12号公布

2025-05-15

许凯确认出演《听风令》:团队会努力争取应有待遇

2025-05-15

棒棒堂威廉涉逃兵役被调查 凌晨现身步履匆匆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