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4时02分,三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蔡旭哲重返“天宫”的圆梦征程完美收官,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两名“90后”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的首飞之旅圆满完成。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实验样品返回交付科学家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乘组也已经顺利返回地球。此次返回的究竟有哪些太空实验样品?回来之后,又将展开哪些后续研究呢?来看总台记者4月30日晚发回的最新报道。
此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正在进行的就是空间科学实验样品的交接仪式。这次随神舟十九号飞船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25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
现场交付的实验样品,主要是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因为生物活性的特殊要求,这些样品也是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到这里,包括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人和动物早期胚胎、蛋白样品及果蝇等20类,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下行生物样品种类最多的一次。空间应用中心作为科学实验总体单位,就将把这些珍贵的“太空使者”交付给各个研究课题组,供科学家们展开后续进一步地面研究。
在这些“太空使者”中,有一位非常特殊、备受关注,那就是这次在太空繁育、实现“四世同堂”的果蝇。跟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太空的这些果蝇,在空间站展开的是亚磁-微重力实验,也就是看果蝇在类似于月球、火星这样几乎没有磁场、没有重力的条件下繁育、生长会有何不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顽强的小飞虫繁育了三代,开个玩笑可以说真的是在中国空间站实现了“四世同堂”。
当被记者问到果蝇亚磁-微重力实验究竟有何意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岩称:“因为人类将来可能会离开地球、走向太空,像月球、火星,包括星际空间,这些都属于没有重力而且磁场极低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生物能不能生存?能不能繁衍?能不能正常行使脑功能产生正常的行为模式?这些都是未知的。所以通过这样预先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前了解相关情况并且发掘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机制性的变化。”
据了解,此次下行的材料类实验样品后续将随返回舱运输回京,包括高强韧钢、月壤加固材料等4类22种。我们也期待科学家们在地面的后续研究能够取得重要成果,为未来深空探测、人类太空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