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2年底,香港特区政府颁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5—10年的创科发展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如今,香港科创布局日益成熟、新创公司不断涌现。面对贸易壁垒、关税大棒,香港科创企业不惧风浪的底气在哪儿?来看5月1日的《机遇湾区 机遇港澳》。
在香港科学园,一家成立仅18个月的科创企业刷新纪录,成为香港最快跻身独角兽行列的创新公司。
手握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是科创企业不惧风浪的底气所在。
这家金融科技企业正助力中小跨境电商破解融资难题,联合创始人黄永东告诉记者,他们很多客户都是来自内地。在关税战的冲击下,自己的客户并没有减少。
桥彼道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永东称:“我们客户没有减少,其实从五六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家已经认识到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不是一个好事情,他们不只是卖去美国,更多的是欧洲,更多可能是东南亚或是中东、‘一带一路’这样的布局。对中国人来说,我们不觉得关税战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或者打击,因为我们已经在市场里面做好了准备。”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什么意思呢?任凭风浪起,我自泰然处之、岿然不动,排除一切干扰,按照既定政策往前走。那么这就是香港目前从创科发展方面所需要采取的策略。”
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科创界在过去一直成功吸引着来自不同地方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不要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要采取多元化策略也一直都是特区政府的政策导向。所以,面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香港也有足够的底气从容自信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