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设在山东济南市商河县的校外实践基地里,两位非洲姑娘——来自加纳的丽萨和马拉维的奎因,在田间地头感受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勃勃生机,解锁中国农业技术。
眼下,正值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期。在济南市商河县的一块麦田里,丽萨和奎因正操控两台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
这两位非洲姑娘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留学生,今天她们除了学操控无人机,还要学习有机种植技术。在这个西红柿大棚里,种植全程不施农药,只用木醋液和腐植酸水溶肥养护土壤,结出的西红柿果肉饱满、甜度高,产量还比传统种植高20%。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马拉维籍留学生奎因称:“我相信,如果我们国内在种植西红柿时使用木醋液的话,产量会显著提高。这项技术如果广泛应用,将助力我们的农民提升作物产量、增加收入。”
来到中国前,丽萨是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奎因也在马拉维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两人计划完成学习后,回到自己的国家,继续从事农业工作。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农业人才合作日益紧密。一批批像丽萨、奎因这样的非洲留学生,正通过在中国的学习把先进技术带回非洲,助力当地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