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非牟利機構青年成就香港部與奧雅納工程顧問正在舉行「bE inspired!創想我城比賽」,吸引全港44間中學逾320名中二至中五學生組成過百支隊伍,設計創新綠色解決方案,以助香港達至碳中和,建構可持續發展社區。
參賽學生在綠色建築、綠色交通和綠色能源選一主題,設計創新解決方案以促進碳中和,並需製作概念原型及拍攝3分鐘創意短片呈現設計理念。最終共有9支隊伍入圍決賽,他們都獲得奧雅納義工的專業指導,並會在5月3日(周六)在將軍澳廣場舉行的決賽展覽日向公眾展示創意成果,由公眾即場投票選出最喜愛的設計。
入圍隊伍之一的聖羅撒書院,同學們提出改造馬路成為3層發電系統的構思,其中成員胡凱晴表示,該設計構想如「拿破崙蛋糕」一樣,第一層是以車輛與地面磨擦產的靜電發電,第二層是在地底設置小型發電裝置,靠車輛駛過產生的重力發電,第三層是在馬路設置多個小型孔收集雨水,以地底的水車輛進行發電。她說:「透過這3個發電系統,可以應用在紅綠燈等電力需要,讓馬路變得更有意義,為環保出一分力。」胡凱晴又提到,自己和隊友均修讀商科,沒有理科知識,這次參賽可讓她們學到新的知識,「製作過程好好玩,好似做實驗般,很有啟發性。」
為同學提供指議的義工、奧雅納工程顧問能源工程師陳嘉恩表示,在外國已經證明該3種發電方式在技術上可行,雖然靜電發電和重力發電產生的電量較微,但水力則可產生大量電力。
拔萃女書院隊伍「DGS MinusOne」則提出,使用自然通風及瀑布式水流系統的獨立建築設計,以水流吸收熱力達至散熱效果,減低使用冷氣機的耗電及碳排放。成員張芷琪說,她們參考了中國古代宋明時期的屋頂建築設計,包括宮庭和避暑山莊等,發現透過屋頂斜坡的水流,可以起到降溫效果,並通過實驗,以香港的天氣計算,可以成功降低3至5度,而那些水可以循環再用,「我們計過冷氣機的用電量,是水泵用電量的4倍,所以這系統可以有效節能。」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隊伍「聖本德三隊」構思了以機場風力及雨水收集計劃,將飛機升降的高速氣流轉化為電力,並可收集雨水作循環利用,期望可減低機場碳排放。成員張雯樂說:「有一晚突然想到,既然飛機有渦輪,機場有這麼多氣流產生,為什麼不去運用它?我們估計只要收集到5至10%的氣流,以機場每日有300幾班航班,足夠提供300幾個3人家庭每日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