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復活節將近,香港海關連日在國際機場共破獲兩宗以航空客運途徑偷運毒品案件,共檢獲約102公斤懷疑氯胺酮(K仔)毒品,市值約5000萬港元;行動中,拘捕兩名外女子及一名本地女子,其中兩人疑為2萬元至8萬多元受僱做運毒「飛機豬」,正追查毒品來源及流向,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前日(29日)海關人員在機場執勤期間,揀選兩名由德國法蘭克福飛抵本港的23歲外籍女子進行清關時,在她們的4個寄倉行李中共發現約81公斤氯胺酮,市值約4000萬港元。兩名被捕女子,分別報稱艙務員及無業,其中一人報稱收取1萬元歐羅報酬偷運毒品。
翌日(30日),海關人員在機場揀選一名從荷蘭阿姆斯特丹抵港本地女子進行清關時,關員以X光掃瞄女子的寄倉行李進行影像分析,發現影像有異常;關員經進一步檢查,發現行李篋內藏有共重約21公斤氯胺酮,市值約1000萬港元。被捕27歲本地女子歲,報稱任職舞台技術員,為2萬元報酬受僱偷運毒品。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調查主任梁錦榮今日(31日)講述案情時表示,兩宗毒品案中的行李箱內只擺有非常少量的個人物品,以及用環保袋或膠袋收藏大量毒品,相信販毒集團是「孤注一擲」將大量毒品藏在寄艙行李中,以僥倖心態可以逃避海關截查。涉案被捕3名女子,已被控販運危險藥物罪名,將於明日(4月1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梁錦榮強調,海關在未來日子會繼續監察販毒集團的活動趨勢,適時調整緝毒策略,並加強與外國執法機關的合作,以從源頭高效打擊跨境販毒活動。他呼籲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復活節長假期臨近,毒品無論對個人、家庭、社會都禍害甚深,因此任何人一定要向毒品說不,切勿貪圖金錢的利益而參與販毒活動。此外,市民不要接受任何人的聘請或委託,運送一些受管制的物品進出香港,亦切勿於未確定物品屬性的情況下,貿然協助他人運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