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在四川成都通威国际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供应了全球60%以上的水产养殖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世界第一。本届大会以“科技引领 创新赋能 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比利时、美国等国内外的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领袖共同出席,聚焦产业热点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图为“科技引领 创新赋能 绿色发展”倡议发布现场。
关于如何促进国内水产科技持续发展,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建议,要明确推进渔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渔业强国的目标要求,为渔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积极鼓励和加强企业科研力量及经济投入力度,让企业逐步成为产业科技创新主体;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让科研更接地气,促进成果快速转化;要发挥好中国在全球水产养殖业和科技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加强国内与南方国家的合作交流,带动更多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据悉,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被誉为水产界“达沃斯”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吸引了中国、美国、泰国等20个国家、2000余家水产领域龙头企业、6000余名专业嘉宾出席大会。
图为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现场。
会议期间,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十一届产学研大会暨通威第五届微藻论坛、中国水产行业新科技新成果推介会、水产料企研讨会等精彩活动不断。通威、嘉吉、粤海、澳华、新希望六和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展示了渔业发展的前沿创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此外,世界水产学会、亚洲水产学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等国际组织领导为大会带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助力参会者把握全球水产行业脉搏。
作者:朱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