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嶺大灣區心理健康大使培訓 參與學生抗逆力升逾一成
2025-02-05 来源:香港文匯網

研究團隊與「心理健康大使計劃」參加者交流。(嶺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近年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嶺南大學心理學系過去五年開展「心理健康大使計劃」,從香港擴展至中山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南方科技大學等多所大灣區院校,加上巴基斯坦管理科技大學等,招募合共598名平均年齡22.9歲的大學生參與,計劃涵蓋壓力應對策略、成長心態、抗逆力、感恩、基礎輔導技巧,以及生理學等六大主題。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在活動後的抗逆力指標提升逾一成,親社會行為也增加6至8%,而抑鬱、焦慮等負面心理健康症狀亦有所減少。

參與計劃的各地學生須完成12小時線上及線下心理健康教學課程,在每輪培訓中,嶺大團隊通過前測及後測問卷,對比參與培訓和沒有參加計劃的學生(對照組)的變化。數據顯示,完成培訓的學生相比對照組,在各項心理健康指標均有明顯進步,其抗逆力提升11%至15%,顯示他們更能應對壓力;成長思維改善9%至19%,反映更強的自我接納及發展潛能;親社會行為增加6%至8%,體現更願意幫助他人;至於公民參與度提升6%至15%,展示更積極投入社區服務。最新一輪於2024年12月完成的培訓研究中,參加者除了上述改善外,在整體健康狀況、輔導自我效能和生活掌控能力方面,亦有顯著進步。

完成培訓的心理健康大使展示其服務計劃,運用所學協助同儕及社區人士提升心理健康。嶺大圖片

領導是研究的嶺大心理學系系主任蕭愛鈴表示,同學參與研究計劃後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全方位提升,增強親社會行為有助培養社區意識、同理心,以及抗逆力,使青年人實踐「助人自助」,有效協助同儕適應轉變、建立抗逆力,形成良性的漣漪效應,進一步推動社區整體心理健康的改善。

目前嶺大心理學系已與多所院校深度合作,其中320名參加研究計劃的學生已成為心理健康大使,在校園內推廣心理健康意識,並將所學運用於社區服務中,通過朋輩輔導、社區外展活動等多種形式,推動大灣區的社區心理健康發展。有關計劃將於今年進一步拓展至其他大灣區及海外高等院校,現誠邀有興趣參與計劃的大學與研究團隊聯繫,以發展更緊密的跨區域合作網絡。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