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衞生署今日(29日)呼籲巿民,為對抗心血管疾病,應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包括保持均衡飲食,每天進食最少5份的水果和蔬菜及限制攝取油、鹽和糖;多做體能活動;不要吸煙及避免飲酒。
在2023年,香港因心血管疾病引致的登記死亡個案共有11,138宗,包括7,258宗心臟病死亡個案。而本地調查顯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於一般人中相當常見。有97.9%表示每天平均進食少於5份的水果和蔬菜,低於世衞建議;習慣每日吸食傳統煙人士佔9.1%;定期飲酒(即每周最少飲酒一次)人士佔8.7%。
此外,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24.8%的18歲或以上人士未能達到世衞建議的帶氧體能活動量。而超重和肥胖、血壓過高、血糖過高及總膽固醇過高,於15至84歲人士的比例,則分別為54.6%、29.5%、8.5%和51.9%。

除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另一個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要點是及早發現和妥善治理。政府推出為期3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截至今年8月7日,在完成篩查參加者當中,約四成人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他們可按臨床狀況於社區獲得相關長期護理,詳情可瀏覽「慢病共治計劃」專題網站。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