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前三季度,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来看亮点梳理。
从发展动能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此外,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创新投入持续加力的驱动下,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3年居全球首位。
而科技和产业融合也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40.5%、98.0%。新兴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两重”“两新”政策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14.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