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羌塘大地天空湛蓝、草原披绿、牛羊漫山。适值西藏那曲2025年恰青赛马节即将开幕之际,西藏第二届优良畜种评比大赛在羌塘草原腹地、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市成功举办。来自西藏各地市的农业农村部门、众多优良畜种养殖户、畜牧专家汇聚于此,大赛还邀请了青海、四川部分县区的农业农村部门、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座谈。
据介绍本届大赛以“辉煌西藏60年 优畜兴牧谱华章”为主题,举行优良畜种大赛、畜种走秀、评选我最喜爱的牦牛藏羊、畜种养殖交流、农畜产品展销,现场拍卖畜种等活动。
参赛的江达牦牛在比赛前主人为其精心梳理和穿戴饰品
优良畜种大赛上,有来自西藏各地市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良品质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22种、共计73头(只)参与评选,其中不乏帕里牦牛、类乌齐牦牛、娘亚牦牛、斯布牦牛和岗巴羊、阿旺绵羊等“明星”畜种,经评审专家通过整体特征、外貌体躯、体尺体重、种用价值等综合因素,分别评选出牦牛、绵羊、山羊奖次。在去年首届优良畜种评比大赛的基础上,养殖户的参与积极性更高,评比现场来自昌都市江达县的养殖户一边给他参赛的牦牛梳理毛发,一边告诉记者,“听说举办大赛,我早早地做准备,选出养得最好的江达牦牛,1000公里的路赶了2天,梳梳毛、戴上五彩带,马上要参赛了”。
那曲野血牦牛杂交方队走秀。
阳光明媚、天清气爽,那曲市赛马场早已观众如潮,牦牛藏羊们经过精心梳洗、毛发油亮,身披五彩飘带、头戴绚丽花饰在身着节日盛装的主人牵引下,昂首活泼地出现在赛马道上开始走秀,随着不同畜种一一亮相,观众席上不时传来喝彩声。当略带神秘感的野血牦牛杂交方队压轴登场,更是全场沸腾,这是传承野牦牛基因的野血牦牛和娘亚牦牛的杂交后代,“长得快、适应强”完全继承了两者的优秀基因,在那曲市杂交育种两年已有存栏犊牛20头,相信很快会成为西藏高原的“牛界新星”。
颁奖环节引来众多养殖户和牧民们关注,除了请教养殖经验、打听畜牧品种、出售价格,以微型货车、游牧民帐篷、摩托车等牧区牧民实用品为奖品,也使他们很感兴趣。来自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波尔朗村的扎西平措面带笑容,牵着他那比肩膀还高的牦牛,在颁奖台边不时有养殖户和牧民来拍照,他养着160头牦牛,而今天带来的斯布牦牛获得了一等奖,理所当然成为了主角,“能得奖很高兴,去年听说有个获奖的亚贡牦牛,每斤肉卖95元,只是肉钱就买了58万元,对我很触动,没想到品种纯的牦牛这么值钱,当时我就想,要养好牛,养好品种牛”扎西平措说。
获得一等奖的扎西平措和他的斯布牦牛。
走秀的藏羊。
2024年首届优良畜种评比大赛获奖的亚贡牦牛,只卖牛肉,卖了58万元,养殖户为纪念它制成标本。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牧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西藏传统支柱产业畜牧业,优良畜种无疑是畜牧业振兴的“芯片”,据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张会明介绍,西藏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兴牧”的发展任务,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牲畜良种补贴资金8000万元和牲畜出栏补贴资金7500万元,支持畜牧业发展,举办优良畜种评比大赛,就是要集中展示西藏特色畜种资源,总结畜种繁育、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农牧民搭建了推广良种的交流平台,不断激发群众养殖积极性,助力农牧民稳定增收。
真金白银的投入,使得西藏在畜禽遗传资源挖掘和牲畜良种推广上取得一定成果,据了解,西藏已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任务,已有28个畜禽品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达到4个,建成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5个,形成了分级衔接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截至2024年底,西藏牲畜存栏量1737万头(只、匹),良种率50%。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