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深圳生产的全景相机等消费级智能数码产品风靡全球。深圳已经形成从技术孵化、产品落地,再到市场拓展的创新生态体系。
最近一段时间,一款产自深圳的数码全景相机受到了不少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很多人不远万里来深圳采购。
目前,深圳制造的全景相机等消费级的智能数码产品销售到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了全球七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这款全景相机不仅能拍摄360度影像,自拍杆还可以“隐形”;而这款飞行相机只需对准人眼,就能精准追踪,即便在高速状态下也能近身跟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小飞机重量不到200克,但在它身上,却有着超过170项的发明专利。自研的AI算法,自主开发的视觉传感器、镜头和影像技术,让这架小飞机也能拍出跟电影机一样的超高清画面。
在这家科技公司看到的技术突破,只是深圳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当许多创业者的想法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时候,华强北的一米柜台就成了他们创业路上的第一个组装车间。一个个一米柜台的背后,其实连接着的是深圳乃至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工厂,创新的火花就是在这样的产业链支持下照进现实。
要想定制一架个性化消费级无人机,不用走出这栋楼,三小时就能出产品。
这些一米宽的柜台以往只是卖手机、电脑配件等各类电子元器件,现在已经成为智能硬件、AI模块的创新基地。
在华强北开店20年的陈玉伟告诉记者,每天大部分的订单都是和AI相关的前沿产品。如果自己没有货,就会介绍其他一米柜。一米柜加一米柜,加法的背后是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眼下,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客户的设计图纸还没来得及画出,产品小样就已经出炉了。
深圳的活力正是藏在这种想法不过夜的效率里。
如今,在深圳已形成从技术孵化、产品落地,再到市场拓展的创新生态体系。今年,深圳还新设立了首期40亿元产业基金、100亿元左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帮助创业者攻关核心算法,实现AI与硬件深度融合。
从当初的拼技术到今天的建生态,从过去的单体突进到如今的产业链协同,深圳的智能数码产业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全球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