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泽世
近日,重庆啤酒(600132.SH)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申请的数个有关山城啤酒的商标获批注册。
中国商标网显示,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对山城啤酒进行一系列的商标注册申请,仅在2024年申请数量就有20个。
山城啤酒本就是重庆啤酒旗下品牌,新增商标注册也是正常行为,不过微妙的是,当前商标所有者重庆啤酒与商标使用者重庆嘉威针对山城啤酒的发展以及后续使用产生分歧。
此次山城啤酒新增商标注册,不禁令外界浮想联翩,重庆啤酒是否在宣示主权,又或是为潜在的风险进行防范。
重庆啤酒方面向中华网财经表示,“重啤对山城商标有完整的无可争议的所有权。新增注册是属于企业对自有商标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保护的常规行为。作为商标的所有权人,公司会根据实际需要,对公司所有商标的相关的文字、图形及其组合等不同形式进行新增注册。”
时间回溯至2024年8月,重庆嘉威发布关于拯救山城啤酒品牌的声明,将与重庆啤酒、嘉士伯的矛盾公之于众。
重庆嘉威何许人也?据悉,该公司为重庆啤酒联营企业,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持股33%。同时,重庆嘉威为重庆啤酒代工生产山城啤酒。
重庆嘉威在声明中指出,嘉士伯背信弃义,毫无商业诚信。嘉士伯打着“巩固和发展山城”旗号才得以入主重庆啤酒,却在入股后随即背信弃义,控制重庆啤酒扼杀“山城”品牌,抢占市场,发展自有品牌。
重庆啤酒对上述言论进行反驳,目前,重啤在重庆市场的销量中,80%来自“重庆”和“山城”两大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仅占20%。本土品牌不仅没有被“打压”,反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山城”品牌不仅没有被雪藏,2025年重啤还将推出全新“山城”精酿系列。
双方对经营情况各执一词,对商标的使用也各执己见。
重庆嘉威组建时,彼时还是国企的重庆啤酒向其注入“山城商标使用权”,以此取得33%的股份。于重庆嘉威而言,便可以生产山城啤酒。
不过,在重庆啤酒看来,重庆嘉威商标使用是有期限的。重庆啤酒2009年年报显示,双方在2009年时签订了一份包销协议,有效期20年。双方约定在协议期限内,重庆嘉威将仅生产山城牌商标系列啤酒,且应将其生产的全部啤酒交由重庆啤酒包销。
重庆啤酒认为,重庆嘉威所谓的“山城商标使用权”一直是与“包销合作关系”紧密捆绑的。包销协议在2029年1月到期之后,重庆嘉威的“山城商标使用权”也随之终止。
但是重庆嘉威指出,成立伊始,“山城”啤酒商标就成为重庆嘉威的重要资产。2006年在公司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下,重庆嘉威的营业期限变更为永久,自此拥有了“山城”商标的终身使用权。包销协议与商标使用权出资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包销协议到期不等同于商标使用权到期,嘉士伯、重啤股份没有任何法律及合同依据来限制重庆嘉威对“山城”啤酒商标的使用,这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识。
山城啤酒陷入商标之争,这一承载重庆记忆的本土品牌将何去何从?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包销协议上亦产生纠纷。2023年,重庆嘉威向重庆五中院提交《民事起诉状》。重庆嘉威主张,自2011年起,重庆啤酒存在诸多违约行为。
图片来源:2023年12月7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涉及诉讼公告》
今年3月14日,重庆啤酒公告了与重庆嘉威合同纠纷一案的一审判决结果,重庆啤酒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重庆嘉威损失3.53亿元。
重庆啤酒认为,重庆五中院的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重大错误,显失公正。公司已严格按照《产品包销框架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的约定,全面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不应再向重庆嘉威承担任何额外赔偿责任。
目前,重庆啤酒已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缴纳上诉费。上诉请求为,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或发回重审;其中改判请求为:驳回重庆嘉威的全部诉讼请求,支持重庆啤酒的反诉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