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战决胜 勇于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情况。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沈阳市农业农村局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排头兵目标,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食品工业大市,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5个方面、10项重点任务。
坚决维护粮食安全。扛稳保障粮食安全首要担当,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6万亩以上,正常年景产量达到81.2亿斤。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提质升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国债项目71.71万亩,推广黑土地保护工程300万亩以上,建设浑蒲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5个以上,粮油作物良种繁育规模保持在10万亩以上。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高端智能等农机装备5000台(套),全市主要粮油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保持在99%以上。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示范工程,实施康平玉米单产提升项目18.6万亩,实施沈北玉米等4个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县及康平产油大县国家项目47.7万亩,项目区增产10%左右。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实施沈北、法库、康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18个科技示范基地,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发展食用菌、酸菜等“1+8”省市两级特色产业,打造酸菜之乡、肉鸡之乡、淡水鱼之乡、稻田画之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现代化设施农业提升行动,引进番茄、黄瓜等20个优新品种,集成与示范推广设施蔬菜绿色低碳高效技术,新改建高标准种植设施9000亩、辽中昊明禽业等大型规模养殖场5个。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乡村+”文体旅、康养等业态,休闲农业营收增长5%以上。建设食品工业大市,实施百亿食品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升规”企业,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实施“四个一批”行动,谋划精深加工等产业转型项目40个、对接大湾区和京津冀等招引项目40个、开工建设蓝莓超级工厂等项目60个、竣工投产添味食品等项目20个,高质量举办酸菜大会、食品产业大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为抓手,提质扩面“和美庭院、和美村屯、和美田园”,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9条,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实施农村环境净化整治行动,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协同处理,涉农地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55%。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800公里,农村地区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提高6.5%。深化“三美”建设,建设和美庭院5000户、达标省级美丽宜居村100个、提升和美田园20个。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村党组织“领航强堡筑基”专项行动,推动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涉农地区党建引领“一站式”政务服务进村屯覆盖率不低于20%。持续抓好“两邻”理念乡村实践,开展“文化演出下乡”等系列艺术惠民活动100场。全面深化“三零工作法”,巩固“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村建设成果。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试点先行,推动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新成效、改革成果利用取得新进展。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大稳定、小调整”总原则,稳妥开展沈北、浑南、苏家屯等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村级试点,推动9个涉农地区按照延包计划,梯次做好延包准备,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巩固农村集体土地整治成果,提升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化、规范化利用水平。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试点,与北京、成都等多地共享信息、资源,交易量突破2000宗。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广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产业联合党委、村企和村社对接等,发展20个强村公司,实施62个扶持项目,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康平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等“三园区一示范”建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加快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及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开发区晋位争先,提质扩面辽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区18园”产业核心承载区。做大做强中心镇,打造一批具有沈阳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和农业小镇,中心镇经济总量占所在地区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深化“1+1对1”城区对口帮扶,11个结对地区力争策划储备对口帮扶项目120个以上,开展帮扶事项60项。实施促农增收行动,聚焦农民“四项收入”增长,开展“春风行动”,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万人,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农业补贴、保险政策,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产业帮扶项目260个,脱贫人口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沈阳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根据重点任务、短板弱项积极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今年统筹各级财政资金140亿元,精准制定了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6部分、25个方面、118项具体措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