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在韓國舉行。譚主了解到,這次會議的氛圍不錯,日韓高度重視這場會,大家都說希望合作。
在一些我們關心的具體議題上:
三方一致同意要加強供應鏈合作和出口管制對話。譚主了解到,日韓希望從我們這裡進口一些半導體的原材料,我們也希望進口日韓的芯片產品。中日韓有一個共識是,希望在這些領域保持供應鏈的暢通。
會議就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行討論。譚主了解到,中日韓自貿協定會在RCEP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
這次會議,屬於中日韓經貿層最高級別的溝通,也是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時隔5年多再次舉行。
雖然是重啟,但三方沒有花很多時間在程序性的寒暄上,而是談了很多實質性的問題。
4月2日,美國政府即將宣布新的“對等”關稅,按之前公佈的信息來看,中日韓都是目標國家。
同時,美國政府還提到,除了“對等”關稅,將宣布對半導體等特定行業的關稅。
相應地,中日韓的這次會議,重點談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通暢,加強在WTO、RCEP、APEC等區域及多邊框架下的合作等,很有針對性。
這次會議中還提到了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
在RCEP的框架下,中日間86%~88%的商品將實現“零關稅”,日韓間83%的商品將實現“零關稅”。如果建立自貿區,關稅優惠力度、所涉商品範圍等方面將進一步擴大。
一些中日韓之間過去面臨著分歧的問題,這次也有涉及,比如半導體。
除了三邊會議,中韓、中日、日韓之間也分別舉行了雙邊會議。
其中,中韓、日韓之間的雙邊會議都提到了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
中日之間也就半導體相關問題進行了溝通。
結合這些背景,譚主認為,這次會議釋放了兩個信號:
第一,加強與貿易夥伴的合作,是當下對沖美國關稅衝擊的方法。
部分日韓半導體企業最近面臨著經營上的困難。
2024年,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營收增長18.1%的背景下,三星的代工業務銷售額同比卻在下降。不久前,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表示,三星已處於生死存亡關頭。
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出台,還將進一步破壞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
譚主了解到,日韓希望從我們這裡進口一些半導體的原材料,我們也希望進口日韓的芯片產品。中日韓有一個共識是,希望在這些領域保持供應鏈的暢通。
第二,保持溝通可以成為對抗貿易不確定性的有效手段。
譚主了解到,在會議中,中方反复表達了一個意思是,出現貿易分歧不可怕,關鍵是要針對分歧建立一個暢通的溝通機制,遇到問題大家就及時去溝通、去解決問題。
中韓之間,存在產供鏈合作熱線、出口管制對話等機制。
中日之間,存在出口管制對話等機制。
對於目前與我們分歧更突出的日本,3月27日,中日出口管制對話機制第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譚主注意到,這次對話的主要內容,是給對方以及相關企業介紹兩國的出口管制制度。
做好政策公開,可以幫助企業抵御風險。這樣的示範在當下格外有意義——考慮到美國現在的關稅措施,有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通過政策威脅給市場製造恐慌,但實際上,美國遲遲不出台具體的舉措。
在這個基礎上,中日韓三邊能夠達成廣泛共識,更進一步證明了,雙邊分歧不是給多邊貿易體系造成阻礙的理由,大國更應該為了全球貿易的大局著想,共同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
中日韓的做法,對於很多區域乃至全球重要經濟體,都可以形成正面參考。
譚主了解到,中日韓三國要通過合作和對多邊貿易機制的維護,以確定性來對沖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等行徑給全球貿易帶來的不確定性,這一點是三方都比較明確的。
隨著美國關稅越來越近,更多國家應該發揮積極作用,主動承擔責任,為全球經濟的穩定注入更多信心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