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文化中國行 | 感受古韻悠長 活態傳承釋放古老技藝新活力
2025-05-04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吉州窯是我國古代江南地區一座綜合性民間窯場,創燒於晚唐,興盛於宋元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保存著從晚唐至宋元時期的24座窯包,是目前世界上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古窯包遺址群之一。

吉州窯坐落於江西贛江中游的吉安永和鎮,遇到春季的晴好天氣,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開燒2025蛇年第一窯。用傳統柴燒方式,來燒製新的瓷器作品,傳承傳統製瓷技藝。

考古發現,吉州窯瓷器種類有120多種,創造了以黑釉為主,以木葉紋、剪紙貼花、窯變等為裝飾的獨特工藝,在宋元時期達到頂峰。

吉安縣文物保護服務中心主任、吉州窯博物館館長吳聲樂介紹,1981年在吉州窯肖家嶺遺址出土的晚唐吉州窯青瓷碗,表明在晚唐時代吉州窯就已經在規模化燒製瓷器。還有南宋的釉上貼花鹿樹紋盞,表明吉州窯的代表性陶瓷燒製技藝、剪紙貼花在南宋時期就已經很成熟。

由於戰亂,吉州窯逐漸走向沒落,最終在元末斷燒,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木葉紋盞在內的6大類吉州窯陶瓷燒製技藝隨之失傳。 1983年開始,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等相關工作人員開始著手复燒吉州窯,首先復原了木葉紋盞燒製技藝。

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所長羅軍平介紹,他們收集了30多種樹葉進行對比复燒,不斷嘗試不同的燒成溫度、裝窯方法,連燒窯的木材他們也都試燒了十幾種,最終確定燒的是桑葉。

經過30年的科研攻關,2013年,吉州窯失傳近600年的陶瓷工藝、陶瓷技藝全面“復活”。 2014年,吉州窯陶瓷燒製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目前,各級傳承人有近40人,越來越多年輕的陶瓷人入駐吉州窯,通過創新實踐來增強古老技藝的活力。吉州窯陶瓷燒製技藝傳承人楊莉,十幾年來潛心研究工藝創新,融合現代元素。

吉州窯陶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莉介紹,這幾年他們通過研發,燒製了很多新的葉子作品,菩提葉、楊樹葉、榆樹葉等30多種葉子。傳統的木葉盞都是黑釉瓷,現在他們通過研發也燒製了白釉,讓木葉盞的品種更多樣化、更現代化。

在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許多年輕的陶藝師也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將傳承傳統技藝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陶藝師劉歡表示,畢業後想往這方面發展,老一輩慢慢地要退休,他們必須去繼承這種優秀傳統文化。

吉州窯凝結著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智慧結晶。除了活態傳承陶瓷製作技藝,吉州窯還開發出陶瓷製作、VR考古等體驗活動,讓參與者在互動中感受古韻悠長。

吉州窯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羅春華介紹,未來,他們將推進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探索遺址公園新“活”法,讓吉州窯陶瓷文化可知可感,走好活態保護傳承之路。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