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張金海:推動鹽鹼地綜合利用 荒灘也能變良田
2025-05-04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鹽鹼地治理是世界性難題,山東省東營市是我國濱海鹽鹼地的典型區域。全國人大代表張金海從小生活在這片鹽鹼灘旁,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他提出的黃河三角洲鹽鹼地綜合利用的建議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這片曾經荒蕪的鹽鹼荒灘也正在一點點變為良田。

眼下,正值冬小麥陸續返青的時節。全國人大代表張金海一大早就趕到了黃河口鎮的五七村,在解凍不久的大片鹽鹼麥田裡,青嫩的麥苗一眼望不到頭。村民告訴張金海,一個冬天過去,地裡的鹽鹼度到了千分之三左右,返青水的灌溉非常關鍵。

我國鹽鹼地面積廣闊,東營市有341萬畝鹽鹼地,在我國濱海鹽鹼地中很具有典型性。全國人大代表張金海:“總書記指出,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也是一個從小在鹽鹼地上長大的東營人,我太了解鹽鹼地上老百姓的不容易了,所以我決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持續為鹽鹼地綜合治理建言獻策。”

改造鹽鹼地,水利是關鍵。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張金海代表提出加大對黃河三角洲鹽鹼地農業基礎設施扶持力度的建議,得到了水利部的積極回應,山東省也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地。 2024年,在黃河三角洲地區新修和改建水利工程131處,完成投資61.4億元,調劑引水5156.64萬立方米,專項用於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五七村所在灌區的節水改造工程有效解決了這裡灌溉難、用水難的問題,水資源利用率及輸水效率大幅提高。

2024年至今,山東省的這些政策和工程共惠及黃河三角洲地區耕地900多萬畝,惠及人口600多萬人。張金海表示,看到他的建議能夠被有關部門採納,落實成一個個讓鄉親們受益的好政策,他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

在東營,曾經一望無際的鹽鹼灘如今已改造耕地333萬多畝。如何讓這些耕地成為持續穩產的良田、得到更高效的綜合利用,張金海一直在為此奔走調研。今年兩會前夕,他與政府部門、農業專家一起探討,如何進行耐鹽鹼植物的種植和推廣。

張金海通過調研了解到,甜高粱在鹽鹼地綜合利用中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由於沒有成規模種植,導致試驗數據少、產業鏈發展差。如何培育並推廣耐鹽鹼經濟作物,需要從政策、平台、產業等方面一體化推進鹽鹼地科技創新。經過一年來的走訪調研和深入思考,張金海就“鹽鹼地開展甜高粱等耐鹽鹼作物試驗示範種植”等問題形成了有針對性的建議,準備帶到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張金海表示,呼籲更多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探索出一條科學、有效、可持續的鹽鹼地治理之路。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