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再訪脫貧村 振興氣象新】易地扶貧搬遷“搬”出新生活
2025-05-02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脫貧攻堅戰中,我國有960多萬貧困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告別貧困。邁上鄉村振興新征程,各地持續在就業增收、防返貧監測與幫扶、完善公共服務等方面發力,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陝西安康平利縣錦屏社區是一個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初春時節,室外春寒料峭,社區的工廠車間裡一派繁忙。

錦屏社區位於秦巴山區,共安置移民搬遷戶1300多戶。近年來,當地改造新建標準化廠房,引進了5家社區工廠,同時發展高標準茶園,就近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 2020年,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為防止規模化返貧,當地建立了搬遷人口常態化監測機制,對存在返貧風險的搬遷戶分類幫扶,實施產業、就業、兜底保障。社區還打造起“15分鐘生活服務圈”,讓學校、醫院、超市等一應俱全。

走進山西大同雲州區坊城新村,道路乾淨整潔、房屋錯落有致。曾經,這裡的村民僅靠種植玉米維持生計。 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村民住上了新房。這些年,村里建起黃花產業園,大力發展黃花產業,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 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1600元。產業的發展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與此同時,村里還積極補齊民生短板。現在,坊城新村的老年人可以住進溫馨舒適的養老院,孩子們可以免費上村里的幼兒園,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在雲南鎮雄縣呢嚕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4萬名搬遷群眾劃分成兩個社區。近年來,當地引進紡織廠等產業的同時,還建立就業服務站,幫助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脫貧後,社區還通過“網格化+大數據平台”管理,對搬遷群眾分類精準服務,採取“日訪、周訪、月訪”,及時發現並解決脫貧群眾發生返貧的風險。現在,社區內不僅有學校、社區醫院等配套設施,還開設了愛心食堂和活動中心、設立了兒童之家,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