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最新中美商會調研顯示,記錄以來最多會員正在考慮或是正在轉移一部分中國產能到其它國家。同時,PVH和Illumina上了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中國將出哪些政策更好地吸引外資,以及增加外資對中國不可靠清單的了解和預測性?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回應,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確實有一部分跨國公司正在調整在華投資規模和業務,主要有幾種類型:一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有一些梯度轉移。隨著國內勞動力包括土地成本的上升,一些成本敏感型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據發展戰略和國內外比較優勢,在全球範圍內調整佈局、轉移產能。二是投資轉型升級。不少外資企業順應了國內產業升級趨勢,積極調整在華投資佈局。比如有的企業關閉了一些產線,像手機、家電、電腦產線,但同時又增加了新型顯示、新能源電池等一些高技術產品的生產線,並擴大在華研發中心的投資,所以這是產業的升級換代。三是分散投資。我們了解到,一些企業受到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開始將一些新增的投資分散到其它國家。
總體來看,外資是有進有出、有增有減的。您提到中國美國商會的數據,剛剛凌激副部長也講到,有些企業在減少,有些企業在增加。總的來看,外資企業對我們反映的情況是,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和科創活力始終是跨國公司的優先選項。當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隨著新出台的外資政策落地見效,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還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