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news > 正文
南極秦嶺站開站一周年 配套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安全性得到驗證
2025-04-29 来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南極秦嶺站是新時代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常年科考站,2月7日是秦嶺站開站一周年的日子。這座最新的考察站目前的建設進展怎麼樣?一起去看看那裡的情況。

目前,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已經高效完成了全部卸貨任務,共卸貨368件,總重量約5960噸,為秦嶺站配套設施設備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在建設過程中,隊員們採用卸貨與建設施工穿插進行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工期。

截至2月7日,現場已順利完成了新能源風機、光伏、氫能係統,通訊平台、衛星天線、海水泵站等關鍵配套設備的組裝工作。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秦嶺站站長王哲超介紹,目前已經完成了10個風機的安裝,正在安裝的是光伏支架和光伏板。

在秦嶺站,不少能源設備都進行了特別的設計,來適應這裡的極端氣候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秦嶺站在南極首創了風能、太陽能、氫能、柴油發電多能互補體系,實現了節能減排,其中氫能的應用開創了我國南極考察清潔能源使用的先例,進一步用行動踐行了“綠色考察”的中國南極理念。目前,氫能源系統已經全部安裝完畢。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秦嶺站隊員王彬表示,在極夜環境下,可以為站上提供連續至少14天的30千瓦的電力供應。

後續,考察隊員們還將在秦嶺站全面開展室內配套設備及科研設施建設任務,盡快完成相關係統的安裝和調試工作。

秦嶺站生活科研用水將全部實現海水淡化

秦嶺站四面環海,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所有的人居生活以及科研用水都要經過海水淡化來滿足需求。眼下,多套海水淡化設備安裝正在由室外轉入室內,力爭早日實現海水淡化。

目前,秦嶺站的取水系統以及配套電力系統已安裝完成。海水加熱、海水預處理以及產水淨化系統、消毒系統等整體工程已完成了80%。

秦嶺站海水淡化設備研發項目負責人邵天寶介紹,剩餘工作量預計在35天左右完成。

為了保證秦嶺站不間斷用水需求,現場一共配備兩套淡化水系統,一套作為備用,一套正常運轉,10個小時就能產出淡水20噸,再加上儲水容器,完全可以為秦嶺站提供足夠數量的淡水資源。

經過淡化後的海水質量能否達到飲用水需求,也是人們所關心的。邵天寶說,飲用水的質量完全不必要擔心,水質有保障,可以放心喝。

秦嶺站總設計師:秦嶺站安全性得到驗證

南極秦嶺站建在羅斯海區域的恩克斯堡島,這個區域也是南極洲氣候環境最為惡劣的區域之一。那麼這一年間,秦嶺站有沒有通過極地氣候的考驗呢?來看記者對秦嶺站總設計師的專訪。

中國南極秦嶺站總設計師段猛表示,秦嶺站經歷了一整年的低溫、強風、極晝極夜這樣一個極端氣候的考驗。現場來看,主體建築完好無損,整個安全性得到了現實的驗證。

恩克斯堡島上岩石裸露,作為南極洲下降風最強的地區之一,盛行超強、超幹、超冷的離岸風,常常會風雪交加,段猛表示,針對這裡的特殊氣候,秦嶺站採用架空式設計、考慮了長軸與主風向的關係,這些對於減緩積雪的作用非常有效。同時,建築採用的複合金屬材料的平整度、密合度等全部達到預期要求。

中國南極秦嶺站總設計師段猛介紹,接下來的挑戰主要還是在越冬期間,因為整個站進入到全面運行狀態之後,環境內外的差異性更大,包括內外的溫度、密閉性、噪聲,這些都是挑戰。這次設計師也攜帶了噪聲測試儀器去現場觀察、測試它的風噪情況,獲得一些建築性能方面的數據。

段猛表示,再經歷一個完整的全年工況檢驗之後,考察站的配套建設工作預計將全部完成。完成之後,秦嶺站將成為各國科學家和考察隊員在羅斯海地區的關鍵科學平台,承擔起為國際社會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重要科學使命。

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 www.china-news-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