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地”一體化監測 航天科技賦能重大災害隱患實現主動防治

央視網2025-05-17

央視網消息: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2025年,全國極端氣候事件總體呈多發態勢,地質災害防治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如何科學預防地質災害?目前,我國通過“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技術體系,已經實現對重大災害隱患的主動防治。

目前,我國已經有10多顆遙感衛星應用於重大自然災害的防控,包括光學衛星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從2020年至今,自然資源部門開始利用遙感衛星進行地質災害隱患識別。截至目前,已經在全國識別出重大地質災害隱患4.6萬多處。

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遙感技術研究所所長葛大慶介紹,在甘肅、青海、四川、雲南這些省份,一些大型的隱患的識別正確率達到80%。對於那些地面調查工作難以到達的地區,有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衛星識別出風險源以後,通過航空無人機的低空觀測,可以進一步提高識別的精細程度,再結合地面的調查,就可以確定地質災害的風險隱患點,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通過衛星、無人機和地面調查,我國可實現對重大災害隱患的主動防治。

近年來,我國還通過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北斗滑坡監測儀、泥位計等傳感器,實現對地質災害風險的實時監控。北斗滑坡監測儀對地表形變的測量,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目前,全國有27個省份建設了自動化監測台站,覆蓋了7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

從採購到銷售:市場監管總局指導行業協會防控肉品風險

2025-05-1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

2025-05-17

構建現代飼草產業 做好飼料“文章” 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

2025-05-17

“一秒入戲”穿越、亭台樓閣火樹銀花 多樣“夜”態激活消費新活力

2025-05-17

“一秒入戲”穿越、亭台樓閣火樹銀花 多樣“夜”態激活消費新活力

2025-05-17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2025-05-17

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答記者問

2025-05-17

《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摘要)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