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澎湃展現“科技範兒” 希望的田野上處處繪就春耕春灌新“豐”景

央視網2025-05-08

央視網消息:水利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灌溉面積超6000萬畝。各地精細調度保春灌,有力有序推進糧食生產。

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山東菏澤市春灌全面啟動,位於東明的閆潭引黃閘近日開閘,為沿線東明、曹縣、單縣、成武280萬畝農田供水。菏澤全市有8個引黃灌區,2024年當地投資2.91億元實施5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改善灌溉條件。

菏澤市水務局農村水利科科長劉新佩稱:“去年全市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3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7.39萬畝,新增節水能力達到1400萬立方米。”

河北各地春耕春灌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在滄州市東光縣高八里村的農田裡,自走式智能噴灌機器人正來回穿梭,噴出的弧形水幕均勻地澆灌著整片麥田。據了解,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自走式智能噴灌機器人優勢明顯,它可以根據農田的實際需求,精準控制噴水量和灌溉範圍,實現了節水、節能與高效的結合。

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種植戶張國良稱:“原來用人工澆的時候就得5天才能澆完,現在用這個機器人以後,1天的時間,非常省力、省時還節水,現在1畝地需要10元的柴油費,非常省錢。”

目前,全國已開灌的大中型灌區1200多處。 2月19日以來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由75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1350立方米每秒。水利部門充分發揮數字孿生水利體係作用,科學精細做好大江大河大湖水量調度和骨乾水工程運用,加強灌區運行和灌溉管理,全力保障春灌用水和城鄉供水安全。

浙江嘉善:科技助力生產 繪就春耕新“豐”景

眼下,在浙江嘉善縣,當地利用新技術、新舉措加速蔬菜生產種植,繪就春耕新“豐”景。

走進位於嘉善縣的中荷數字農業科創示範中心,高達十層的立體育苗工廠裡,記者看到,隨著自動化系統發出指令,一盤盤生菜種子通過流水線送入層層育苗架,完成自動化播種和首次灌溉;一叢叢生菜幼苗長勢喜人,在這裡,一棵生菜從播種到成熟僅需約35天,較常規種植可壓縮60%的時間成本。

嘉善縣助農服務專班工作人員馮杰超稱:“與傳統相比,僅需兩個人操作就可以達到每小時6萬棵的播種速度,是傳統育苗工廠效率的20倍。從栽種到培育,全程都可以用數字化控制。”

而這樣高效的播種方式,得益於該中心與當地相關部門共同搭建的智能數字化操作平台管控,管理人員只需通過後台即可實時監測工廠內部的溫度、濕度、氣壓及光照強度等數據,並遠程管理自動播種機、噴灌機等設備的運行情況。

據了解,這座充滿“科技範”的育苗工廠全年可培育幼苗近5000萬株。

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熱氣騰騰”助力產業提質升級 向新向智湧動新活力

2025-05-08

【每周經濟觀察】把握重點落實提振消費政策

2025-05-08

【每周經濟觀察】把握重點落實提振消費政策

2025-05-08

好評中國丨體驗式消費新潮流,澎湃中國經濟新引擎

2025-05-08

好評中國丨體驗式消費新潮流,澎湃中國經濟新引擎

2025-05-08

好評中國丨體驗式消費新潮流,澎湃中國經濟新引擎

2025-05-08

【理響中國】以更大力度和更精準措施提振消費

2025-05-08

【理響中國】以更大力度和更精準措施提振消費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