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吉林省大山深處,有一輛4245次列車每日往返於通化與長白山之間,全程321公里,列車每天用6個多小時跨過頭道松花江、穿越長白山腹地的崇山峻嶺,將山村和城市串聯起來,至今已開行了50年,它也被沿線的居民親切地稱為“幸福慢車”。
一公里一角錢 一坐就是五十年
每逢週末,綠皮小火車的旅客要比平時多一些。 300多公里的里程只要30多塊錢,平均每公里1角錢。大部分旅客是住在沿線的居民,其中很多人從小就在坐這列火車。
4245次列車開通於1975年。這條蜿蜒於林海雪原的鐵路,曾是沿線眾多村莊連接外界的“生命線”。近年來,隨著沿線鄉村旅遊的興旺,這條鐵路線也煥發出新的活力。
是萍水相逢 更像老友故人
列車長張玉秋在這趟車上工作了7年多,碰到上年紀的乘客,她和同事們會照看他們上下車、幫忙拿行李、找座位,讓上車的旅客好像到家一樣,平淡的旅程充滿溫情。張玉秋介紹,旅客都是沿線的老百姓,坐這趟車,要么去周圍的城市、鎮上去購物、買東西、看病,還有通勤,上學的學生。總走,就熟悉了,認識了。
村民與列車雙向奔赴 山路變身"致富路"
列車平均時速只有五六十公里,全線停13站,其中8個是為方便偏遠山村村民乘車而設立的乘降所。
位於撫松縣的黃家崴子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們就依靠這列火車將山貨帶出去銷售。為了方便登車,村民們還自發修建了170多米長的站台。
現在溫室大棚的韭菜、大蔥正值收穫,在冰雪未消的山區很受歡迎,每天都有村民結伴到下一站的松江河鎮去售賣。往往車上的旅客就成了第一波顧客,有的村民還把自家做的粘火勺帶到車上來賣。
在山野菜及農副產品收穫旺季,鐵路部門還在列車上專門設置農產品大集,並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舉措。
火車慢慢行 等等時光裡的人和風景
奔跑的高鐵,提速了人們生活的夢想;慢行的火車,則留住了歲月裡的人和風景。 4245次,這列365天不間斷的公益慢火車,在白山黑土間,為人們鋪展著一段幸福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