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育秧、智能喷灌……智慧农业绘就春耕新图景 科技“护航”保丰收

央视网2025-05-12

央视网消息:沃野染新绿,农事催人忙。随着春耕生产在各地有序展开,植保无人机、机器人农机等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河北就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农田里的春耕处处洋溢着“科技范儿”。

在沧州东光县高八里村的农田里,自走式智能喷灌机器人喷出的弧形水幕均匀地浇灌着麦田。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它可以根据小麦长势需求,精准控制喷水量和灌溉范围。

东光县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推动无人机植保、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基地示范等,目前,全县智慧农业应用面积达35万亩。

这是位于石家庄鹿泉区的一个农业节水试验示范基地,随着启动指令的精准下达,智能喷灌设施整齐划一,同步运转。眼前的这根黑管就蕴含着农业“黑科技”。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河北冬小麦种植面积为3300多万亩。在河北省168个县(市、区)中,已有81个县(市、区)实施开展了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

浙江建德:科技赋能生产 秧苗坐上“电梯”

优质的秧苗是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在浙江省建德市一位种粮大户的家庭农场里,智慧化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能精准检测、调控秧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实现育秧到插秧全程机械化,科技感满满。

走进农场,5台高大立体的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育秧盘里的秧苗仿佛坐上了“电梯”。随着自动滑轨上下循环,每一盘秧苗都能均匀接受光照和水肥的滋养。进入秧苗房7天,秧苗已经吐出绿油油的新芽,15到20天即可育完一批次秧苗。

智能化设备为秧苗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也让育秧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育秧方式下,2亩稻田能够培育100亩稻田所需早稻秧苗,而同样占地2亩的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能够培育500亩稻田所需的秧苗。相比之下,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育秧周期也能缩短近一半。

开拓新兴市场+拓展内销市场 外贸企业提振“出海”、发展信心

2025-05-14

成立专班、电商助力……“组合拳”支持外贸企业 找到拓内销“新路子”

2025-05-14

何以中国|在考亭书院当朱熹课代表的一天

2025-05-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5-05-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5-05-14

中阿(塞拜疆)签署互免签证协定

2025-05-14

AI模型、“北斗”、物联网……智慧农业成为田间地头新常态

2025-05-14

外贸产品借助电商平台“内销突围” 以电商速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