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制空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良好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歼-20首次以静态展示的方式亮相在观众面前。今天(10月4日)的《战鹰解码·与祖国同行》,我们来关注隐身战斗机——歼-20。
歼-20作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突破了高隐身、高性能、高机动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总台军事评论员 魏东旭:利用这种独特的外形和气动布局,再加上隐身涂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弱化自身雷达反射信号,让对手看不见;与此同时也可以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和先敌击落。
同时,歼-20搭载国内最先进的空空导弹和任务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了打击成功率,还能和无人机、预警机等其他航空装备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从单机作战到体系作战能力的跨越。
歼-20首飞官方画面首度公开
作为我国的首款隐身战机,歼-20的研制历程凝聚了无数航空人的汗水。2011年1月11日,歼-20一飞冲天,铸就了中国航空史上又一里程碑。时隔十四年,歼-20官方首飞画面首度公开。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这段珍贵影像,重回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2011年1月11日下午,歼-20技术验证机从成都温江机场一跃而起,跑道一侧的研制人员欢呼呐喊,目送这架凝聚心血的战鹰飞向蓝天。
航空工业成都所研究员 薛龙献:除了一部分技术人员,包括保障人员在塔台外,还有很多研制前线的同志在跑道这一侧,直接看到飞机起飞、着陆。科技人员更多是一种激动,想把拳头握起来那种感觉,经过这么久的努力,它终于上去了。
经历约18分钟飞行,歼-20平稳着陆,首飞圆满成功。
歼-20首飞试飞员 李刚:第一个感觉就是飞机很灵敏,整个的操控性非常好,我就感觉到很好,没过瘾就下来了。
这个跑道见证的不仅是歼-20的首飞,它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二十余年的跨越与坚守。1998年3月23日,歼-10战机同样是在这里首飞成功的。歼-10首飞时,我国的航空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首飞风险极高。而到歼-20首飞时,我们更加从容和自信。试飞员李刚称,我国研制飞机的水平不断提高,如果是发生颤振,飞机会出现解体,飞行员跳伞都来不及,但现在风洞实验做完后,对这种颤振特性心底有数,所以风险性比以前要小。薛龙献表示,从歼-10到歼-20,都是一步步创新走过来的,持续不断地往前走。
歼-20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自主研发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实现了航空工业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