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人工智能熱潮席捲全球,各國政府與頭部科技企業紛紛加碼資源聚焦AI布局,AI相關個股亦在資本市場頻創高峰。談及各國政府與頭部企業共同聚焦AI賽道的根本原因,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AI已不再僅是一種技術,而是未來經濟增長、社會發展乃至國家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
宋清輝表示,在大國博弈背景下,AI成為決定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領域,誰掌握AI技術制高點,誰就能在國際格局中佔據主動,因此各國均將AI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
對比AI與互聯網賽道的爆發邏輯,宋清輝表示,兩者雖有相似性,但影響範圍差異顯著。互聯網主要改變消費和信息領域,而本輪AI熱潮影響更廣泛,不僅重塑消費領域,還深刻變革生產、科研、醫療等多個領域。
針對「中國AI產業正從『技術布局』階段邁入『產業爆發』前期」的觀點,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產業創新集群副秘書⻓王彬認為,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政策表述,更反映在技術成熟度、產業需求、市場滲透率等多維度。他強調,未來5-10年是全球AI競爭的關鍵戰略機遇期,唯有依託頂層政策支持,才能讓AI真正釋放變革性力量。
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提及AI,尤其聚焦「AI+政務」。談及內地在相關方面的經驗,王彬指出,內地在智慧城市與數字政務建設中,通過自上而下規劃、深度應用場景、數據整合能力及市民廣泛參與的協同模式,可為香港提供參考。
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表示,內地在AI政務應用的流程與標準制定上起步較早,而AI並非百分百準確,為公務員提供使用指引能增強其應用信心,香港可借鑒這一做法,盡早推出內部指引。
在「AI+金融」領域,吳傑莊提出三大突破方向:一是打造亞太區數字資產樞紐,推動區塊鏈與AI融合,發展去中心化金融,利用AI審查智能合約以降低風險;二是藉助AI分析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數據,助力香港鞏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地位;三是運用AI提升監管精準度,推廣監管科技解決方案,強化香港金融科技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股市方面,東亞證券投資策略師吳永強指出,消費、交通、醫療、創意文化等領域的AI應用落地較快,如網購平台的虛擬試妝試衣、多地試點的自動駕駛、生成式AI在繪畫、劇本創作等領域的應用,值得投資者關注。
同時,吳永強提醒,儘管美股、內地及香港股市中,部分AI個股業績連續多季度超預期,盈利與股價增長匹配,估值暫不算過高,但AI賽道廣闊,部分個股盈利低甚至無盈利,存在估值過高或泡沫風險,投資者需謹慎甄別。
(採訪:倪巍晨、章芸菲、郭瀚林|編輯:楊楚依、章芸菲|主持:章芸菲|視頻拍攝及製作:羅平)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