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29日公布今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数据。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70万亿元,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物流行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较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表示,我国物流保持5.6%增长速度,物流运行韧性进一步地增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中向好的增长,起到了非常好的支撑作用。
从物流分类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5%,新兴产业物流需求增长强劲,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物流增长较快,成为拉动物流需求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消费市场趋于活跃,上半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1%。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刘宇航称,围绕着以旧换新、居民消费电子产品、旅游和出行消费相关的消费品物流需求增长,保持明显增速。
上半年,在产业提质升级的强劲驱动下,多数细分领域运行态势良好,物流供给规模与结构同步升级。上半年,物流业总收入6.9万亿元,同比增长5.0%,物流行业景气水平整体良好,铁路货运供给质效多维升级,货运量实现稳步提升,跨境物流通道效能不断提升,国际通道、产业升级对航空物流的升级拉动效应日趋显著。国际货邮运输量、国际业务上半年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新增117条国际货运航线,同比增长58.1%,为运输规模扩张提供有力保障,邮政快递物流业收入超7200亿元,增长9.9%。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稳步回落,降本增效成效持续显现。蔡进表示,物流成本占GDP比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意味着100万亿元的GDP能节省1000亿元物流成本。
物流领域依托数字技术对全链路进行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1—6月份,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供应链合同订单量同比增长26.0%,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增长16.0%。专家表示,现在很多物流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数智化技术提升、装备的改造升级,从而形成系统的集成迭代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低空经济、无人配送都在快速应用,在技术性降本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