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多部门联合发放了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意味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进入常态化、规模化新阶段。业内人士表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汽车交通领域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更勾勒出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
据了解,这次发放的运营证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共四款车型,收费标准与巡游出租车一致。运营方表示,首批约20辆投入运营车辆均具备L4级智能驾驶功能,现阶段为确保运营安全,每辆车配备远程安全员,遇突发情况可毫秒级接管,保障“主驾无人”试点有序推进。
在大会的展览现场,除了热门的自动驾驶体验,智能座舱技术同样备受关注。
目前,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汽车从机械化运载工具向智能化出行空间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体现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方面。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已经吸引了超20家车企争相接入,而许多新势力车企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也已逐步落地上车。
据了解,AI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还延展到了汽车售后服务领域。比如AI“云诊断”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动力、三电及热管理系统,发现异常或潜在故障会立即预警;还会在充电至80%时自动暂停以减少电池损耗,以及对车用电池进行优化管理,最多可延长15%的使用寿命。
AI在汽车全产业链的应用持续深化,在稳步加速发展过程中,安全始终是AI应用的“黄金”标准。专家表示,2025年1—5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约61%,9家车企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持续稳步推进。未来,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技术还将持续迭代并逐步突破能力上限,助力建设更安全、更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