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关注肉牛育种的最新进展。记者7月2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华西牛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并进入今年的农业主导品种目录,推广范围加速推进。
华西牛是我国科学家历时40余年培育而成、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平均育肥期日增重1.36公斤,屠宰率62.4%、净肉率53.9%,与国际同类型肉牛品种相比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肉牛种源自主能力提升的同时,华西牛也助推了产业发展,初步推算,华西牛冻精已改良肉牛700万头以上,平均每头牛可增加农牧民收入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70亿元。
内蒙古:培育肉牛品种 还需完善和创新技术体系
作为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主要产区的养殖情况和效益如何?加大推广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继续来看记者的探访。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养殖户姚双福有肉牛存栏200头,他告诉记者,之前主要养殖本地蒙古牛和国外西门塔尔牛,从2021年开始养殖国产品种华西牛。
随着养殖效益向好,当地华西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近4年年均增长6%。为加大华西牛的推广力度,当地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加以扶持,在养殖户包金星的牧场,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华西牛品种推广和技术指导。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华西牛经过国家审定的时间只有4年左右,去替代有着百年育种历史的进口西门塔尔等品种还需要提高市场认可度,未来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体系,强化华西牛种群选育,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竞争力。